168体育 168体育官网168体育 168体育官网7213园林造景手法之借景——以杭州西湖名景为例pdf
园林造景手法之借景——以杭州西湖名景为例摘要:借景是指充分挖掘场地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巧借场地的地形地貌、山水植被、历史人文等造景要素,因地制宜的营造园林景观,以达到事半功倍、得景巧妙的目的。杭州西湖是江南园林的代表,凭借其优越的自然资源与悠久的历史文化,在处理不同的风景点时,采用巧妙办法,形成了如今面面有景,顾盼生姿的西湖美景,是借景的典范。借景是园林设计的根本原则之一,借景手法的梳理与总结对于指导园林设计实践十分必要。关键词:杭州西湖;借景;借景方法目录借景的特点...................................................................23.1经济性..............................................................................23.2丰富性..............................................................................23.3长期性..............................................................................23.4真实性..............................................................................3借景的种类...................................................................34.14.3互借................................................................................34.4借景的内容...................................................................45.15.2借声音组景..........................................................................75.3借花木组景..........................................................................85.4借时变组景.......................................................错误!未定义书签。结束语......................................................................11参考文献.....................................................................12图片来源.....................................................................12引言:杭州西湖是江南园林的代表,凭借着优越的自然资源与悠久的历史文化,在处理不同的风景点时,采用借景的巧妙办法,让各景物皆因地宜各得其所,形成了如今面面有景,顾盼生姿的西湖美景。借景之意在于把形、色、声、香上能增添艺术情趣、丰富画面构图的外界因素,引入到本景空间中,做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使景色更具特色和变化。借景在园林造景中占有特殊重要地位,因此,本文主要对西湖中的借景手法进行探讨,为现代造园与传统造园手法的糅合和园林景观建设提供参考。杭州西湖名景简述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山水环境,时山水园林的大成之作。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西湖,四季有景,湖山相映,历史悠久,具备极其优越的自然条件与人文资源。绵延的群山、幽静的山谷、苍翠的山林、广袤的湖面、蜿蜒的溪涧、叮咚的山泉,因地制宜,借地造景的例子不胜枚举。其以“西湖十景”为代表的西湖景观,为中国现存保存最完整、文化最丰富、影响最深远的题名景观,是中国文化史上恢弘一笔。西湖它不仅是一个自然湖,更是一个人文湖,它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产物,这种基因是无法复制的。名自景始,景以名传,故有苏堤春晓、断桥残雪、曲院风荷、花港观鱼、柳浪闻莺、雷峰夕照、三潭印月、平湖秋月、双峰插云、南屏晚钟等景名流传于世。名中有诗,名中有画,以命名艺术之美点化自然山水的典范。借景的含义所谓借景就是将视线所及范围内的美景,有目的的组织到园内,以丰富园内景色,扩大园林的空间感。借景有多种形式。一座园林的面积和空间总是有限的,而园林的景致却不是完全封闭的。为了扩大景物的深度和广度,丰富游赏的内容,除了造园追求的多样统一、迂回曲折外,造园者还常常运用借景的手法,收无限于有限之中。它可以增加园内的空间层次和景观深度,形成空间的虚实、疏密、明暗的变化对比,沟通内外空间,丰富空间内容和意境,以增强空间气氛和情趣。借景的特点3.1经济性不耗费人力物力,不占园内的土地资源。因是借园外景物来丰富园内景观,在一个地方设立观赏点,可以看到别的景区景点和景物。白云晚霞就是典范。3.2丰富性只要人的感官可及的空间景观均可入景,这样极大地丰富了园林景观。涵盖了地形、山石、水体、动植物,建筑、以至自然现象等所有要素。3.3长期性一般所借之景都是能够长期存在的。如大地景观、人工建筑,还有百年古树等。不会因时间的变化而不复存在,也不会时间的推移而改变位置。3.4真实性一般所借之景都是客观存在的,不是人们心中的臆想或情感的一时之抒发。借景的种类4.1邻借是使园林周围相邻的景物进入视线中。如一枝红杏出墙来可借,疏枝花影落于地面、墙头可借,漏窗投影于地面也可借,还有隔着假山或树梢隐约可见有亭台楼阁半露着头也可为借景。另外常见的还有借低洼之地之景,可观景物在水中的倒影。如西湖十景的郭庄入口处,借邻近大树的倒影形成借景。将远处之景组织入园。所借之物可以是山水、花木、建筑等,可充分利用园内的有利地形,开辟视线,亦可堆小山叠高台。如西湖郭庄的石洞中,远借远处的西湖,形成风景美丽的借景。(图2)4.3互借将两处景色相互资借。如西湖十景中的三潭印月,湖中有岛,岛中有湖,园中有园,岛南湖中建成有三座石塔,与雷峰塔景互为借景,形成美景。(图3)以园外高处景物作为借景,将园外高大的景物组织到园林中来,古塔、高楼、山峰、参天大树,或天空、白云、月亮、飞鸟、星星等均可作为借景。如郭庄南端沿湖的一个船坞,将西湖美景净收眼底,更是巧妙的借雷峰塔一景,形成借景,风景更是美不胜收。(图4)雷峰塔上看西湖4.5与仰视相反,是由高向低处俯视而获得景观。俯借的观赏点设于高处,由上望下,景物愈低则景象愈小。杜甫登泰山作《望岳》诗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就是这种意思。如在雷峰塔上俯看西湖,借西湖景色,形成美景。(图5)借景的内容计成在《园冶》中提出“园林巧于因借”。“因”者,是就地审势的意思,“借”者,景不限内外, 所谓“晴峦耸秀,绀宇凌空;极目所至,俗则屏之,嘉则收之,不分町疃,尽为烟景”。这种因时、因 地借景的作法,大大超越了有限的园林空间。“借者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借景的内容非常 广泛丰富,主要有以下几种。 5.1 借山水组景 造园亦如同量体裁衣,不同的场地有其自身独特的体型与特点,园林的形状与尺度并不能完全凭由 主观臆断,主观设计要与客观实际相吻合。风景园林设计应根据场地山水地形的类型、特点,注重对用 地环境的分析、认识和利用,不同的场地条件应因地制宜的选择不同造园方式,使园林与山水地形巧妙 结合,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杭州西泠印社即是借地形山势巧妙造园的佳例。西泠印社占地面枳约 7088.86m,位于碧水环绕的孤山,整个山地园林因山就势,顺势构建,摩崖石刻林立,名人墨迹触目可 见,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整体布局灵活,运用了拟对称与轴线偏移的手法,巧妙地将建筑、 植物、水体等造园元素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并依就山势形成不同的园林空间,形成山下、山中、山顶 三个空间层次。第一层为柏堂庭院,第二层为前山庭院、还朴庭院,第三层为山顶庭院。(图6)第一 层是一个变形的三合院,具有内向性,进入院落便与西湖隔绝开;第二层,建筑沿山体排开,借景西湖,烘托出幽静的山林感受;第三层,山顶之上,自身是一个完整的园林,可以眺望西湖,加强空间的独立 意义,取得以小见大的效果。西泠印社充分利用孤山山体的竖向优势,构建丰富的景观空间层次,构思 布局可谓是精巧之极。三层空间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彼此因借,趣味横生共同组成了起承转合的景观 西泠印社因山构室之巧妙,亭廊楼阁与山体地形地势融为一体。随着地形山势的变化,建筑的位置和空间组织形式相应变化,各建筑与山体结合方式不尽相同。建筑建于平地之上,如仰贤亭、石交亭、 山川雨露读书室、宝印山房、遁庵堂等。全园建筑根据所处山顶、山麓、山腰以及峭壁的地形不同,则 选择掉层式建筑的方法,建造两层的建筑空间。汉三老石室是运用了吊脚楼的建筑形式来解决与山体的 结合。还朴精庐、题襟馆与观乐楼则是通过提高勒脚来与坡相接。全园建筑根据所处山顶、山麓、山腰 以及峭壁的地形不同,巧妙利用孤山丰富多变的山势,而因地制宜地采用了不同的建造方式,灵活多变, 园林景观空间各具特色、精致宜人,建筑体量适宜,彼此景色和建筑互为借景,恰到好处的隐于山林之 间,营造景致幽绝的景色。(图10) 图10再比如位于西湖南屏山的净慈寺亦是据山借湖景造寺之佳例。得益于山麓平缓的地形,净慈寺保持
2023-2024学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答案解析
7113--园林造景手法之借景——以杭州西湖名景为例
7214--园林造景手法之分景——以留园为例
园林规划设计实习报告__浅析中国古典园林“借景”、“对景”、“分景”手法__以苏州拙政园为例pdf
园林规划设计实习报告——浅析中国古典园林“借景”、“对景”、“分景”手法——以苏州拙政园为例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