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的这个疑惑相信是大部分风景园林学生曾经都困惑的,答主从大二开始就困惑着,直到2017年11月的某一天,终于才顿悟了(历时三年多的思考)~
先大概自我介绍一下,答主是18考研的一分子(即2017年12月参加了考研),是第二次考研了,一战(17考研)是同济大学、二战(18考研)是华东理工大学(介绍目标院校的原因下文会解释),本科为双非二本园林,本科期间从大二开始接触初步设计,老师稍微领进门,自我摸索阶段比较长。在2016年暑假报了快题班学习,才对设计思维有进一步了解和认识。
实不相瞒,自从去年答主在知乎写了第一篇经验贴后,再次把自己“从最初的痛苦挣扎到后来的找到出路的心路历程”分享给还在迷茫的同伴们成为了鞭励答主不断挑战自己,再勇敢点面对困难的加油剂(感谢知乎)。因为懂得缺少参考对象和学习方向的无奈与迷茫,所以更懂得如果能出现一篇相对方向明确的经验贴对于迷茫着的你们有多珍贵。答主把自己摸索到的培养设计思维和大家分享,是提供一个方法,一个思考方向,不一定适用于所有人。答主还没有修炼到特别棒,只是比从前的自己进步了,以后修炼的路还很长,望大神们轻拍~
从前答主听过一句话“没有好的灵感就写不出好的作文(做不出好的设计等等)”,并深信不疑,因为写作厉害或者会设计的人通常不会和你解释他怎么做出这么棒的东西,通常会这样和你说“灵感来了,就做出来了呗”。所以有很长很长时间,答主都在为自己没有“灵感”而苦恼,为自己似乎没有这个虚无缥缈的“灵感”而不断怀疑自己甚至觉得自己是个没有创造力的人TAT。
直到有一天(大二),答主鼓起勇气和一位即将大四毕业实习中的师兄聊起“灵感”及如何找“灵感”这个话题,答主才知道原来即使是工作了好几年的主创设计师也会为这个“灵感”苦恼,至于如何找“灵感”,师兄建议可以“抄图”。
于是乎,答主get到了一个新词“抄图”但是如何“抄图”,这个问题师兄没有细讲。和同学讨论了大家似乎也说不准,大概就是“背”吧。不愿妥协的答主找来老师问怎么“抄图”,老师可能觉得刚学初步设计的大二孩子这么好学感到些许欣慰,于是乎介绍了《从概念到形式》一书。
后来陆陆续续看了《交往与空间》、《园林设计和园林艺术》等等,且实地考(闲)察(逛)了好多公园,大概get到功能分区,考虑人的行为心理,点线面设计手法等理论知识和一些公园的节点照片,但是至于要怎么“抄图”和怎么用在设计图纸里面,心里是迷茫的。这时候的答主已经大三了,因为一直梦想着考上同济大学且了解到同济大学对快题非常高要求,所以弄懂到底怎么“抄图”,怎么做“设计”,是迫在眉睫的事了。
如果有看过之前答主的经验贴的宝宝们就知道,答主是从大三下学期开始真正准备考研复习的,所以从那时开始,答主听了特别多的考研经验课分享,特别是对于快题方面的,也就是这个时候,比较正确的认识了“快题与设计”、“理论与设计”、“实践与设计”等的关系。
快题班的学习以后,虽然答主对设计方面有了新的正确认识,但是由于学习时间分配等问题没有很好的消化理解,误入了“形式”这个看似捷径实则是陷阱的方法。
第一次考研失败后,答主有很长时间都怀疑自己是否没有天赋学习设计,“明明已经很努力了”“明明都学习了很多怎么还不能掌握”等等这些想法在大脑持续了半年左右,直到有一天,答主回忆起了以前在公开课上一位师姐的话“二战的她,是在半年多不断思考、摸索、画草图中,进步最大的”,所以呀,你觉得特别厉害的人,她们都经历过你现在所面对的痛苦、质疑甚至绝望,但是她们还是坚持着,努力去寻找正确的方向努力。于是答主决定二战,但不是同济,而是华理(先科普一下,同济大学的快题是属于高阶版,如复杂的现状、较多的场地要求、创造性的设计思维等,华理的快题属于中阶,相对没有太复杂),答主想要给自己一段时间,打好基本功,掌握设计思维。也正是有半年的消化思考,才有了这篇知乎。
这个阶段就是到处去搜索好的平面图,准备好白纸或硫酸纸临摹,思考的问题一般是:主次入口、道路分析、功能分区(如下图),还有记住一些网页上看到的介绍词,如“这个花池做成几何形,很有现代感”、“这个广场做成下层的,更有私密的感觉”balabala.....;这个阶段好像学到了很多,但是画起图来好像又记不起什么,即使记得也有种强硬堆砌的感觉。
追求形式实际上又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大二,和题主的情况相似,比较具象地模仿图型,再大概的变形(如下图一);第二个阶段是在上完快题班之后,模仿老师流动、浮夸(褒义的)的造型(如下图二)。
标题不同,实际上属于和上一个标题“尝试过的学习方法”是一脉相承的,没有前面的错误尝试,就没有办法有这一步的思考。“失败是成功之母”,古人的话真的不是随便说说的。
前面提到的“快题与设计”、“理论与设计”、“实践与设计”的关系,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属于答主经过三年左右的思考结果~
曾经的答主,会将快题与设计分离开,觉得设计是花特别长时间慢慢磨、慢慢找资料(案例、意向图等)做出来的,而快题就是短时间内草草的画出来,既不考虑人的行为心理也不考虑生态,只是看图面形式的表达。因此容易形成“快题的平面图就是用来炫技凹造型,设计的平面图才是考虑实际”的错误想法。
后来,经过快题班的学习(推荐大家看看吕圣东老师的知乎,受益匪浅),才明白原来快题从属于设计。
如果能够认同这一观点,就不会将“凹造型”和“设计内容”割裂开来,就不会简单的认为抄(背)几个图,考试时套一套就算是掌握了快题的学习方法,就会踏实地去思考,什么是“设计思维”,怎样掌握它。
在关于怎么学习景观方案的问题中,知乎上或者师兄师姐的建议中,经常能看到“多看书”这样一条建议。但是对于迷茫中的我们来说,“看书”有啥用?怎么“看”书?的疑惑特别多,很想问出口,但是又觉得这种问题似乎特傻,不好意思问。
⑴规范类最容易理解,就是要满足某种设计规范,如停车场出入口设计与主次干道交叉口的距离、建筑布置与道路红线的的距离等等。
⑵史类需要分情况讨论,如果说史类的人文背景,在设计中的用途一般是引入人文气息;如果是史类的造景手法,如江南园林的叠山理水,在设计中的用途就是模拟再现或者新中式化;
⑶设计方法类应该是大家疑惑最多的,这类书有《交往与空间》、《概念到形式》、《景观学》、《风景园林要素》等,他们的作用可以借鉴刘滨谊老师的三元论来说说。
“形象元”:就是设计的最表层,好不好看的概念。这种可以学习《概念到形式》、《风景园林要素》,这类书主要教大家怎么造型(多边形、梯形、45°角),怎么利用地形(微地形、山丘)、植物(列植、孤植)等。
“生态元”:就是考虑设计的生态措施。如最近的城市双修、雨洪设计等,可以考虑植草沟、汉溪等在设计中。
“行为心理元”:就是以人为本,考虑人的活动。如《交往与空间》、《人性场所》等,这类书告诉你为什么要设计多点内凹的空间,将活动场地安排在哪里等等。
这一点是最容易理解也是最难实施的一步,无论是设计还是你想要掌握的任何东西,实践是最重要也是最难的一步。
借用一个段子:没有什么事情是动手画图解决不了的,一副不行就两副三幅四副吧~
于答主而言,画图就是让脑海中的知识可视化,就是整理归纳脑海中零零散散的素材。
每次画图真的很痛苦,那种痛苦不知道用什么语句来形容,有试过畏惧到失眠,畏惧到失声痛哭,畏惧到给自己放了一周的假期不接触图纸,但是我知道,必须去面对必须去战胜,每多坚持一次,我知道离战胜、克服它又近了一步。
这个阶段是从2017年7月开始的,也就是开始准备二战的半年时间。这段时期,给自己定的最终目标就是:画图逻辑清晰。但是具体要怎么做,心里其实还是有点迷茫的。于是答主自己给自己分析,如果把做设计比喻为写作文,那么需要些什么?很简单,就是素材。当然素材不是简单的堆砌,需要框架来将他们代入。光是有框架和素材还不够,因为这样太模式化了,还需要有个人特色等等。于是乎,决定从“素材”入手,毕竟“框架”和“个人特色”对于那时的答主来说,是个模糊的概念。
这是答主自我分析的大概心理过程,基本上每次着手做某件事时,会这样子“自问自答”,“问”是引导“答”的一个特别好的方法,大家可以尝试尝试~
奥雅实习生一枚。题主的经历和我相似。我的答案,不从如何培养方案能力入手了,但是对你目前的状态应该有实质性意义。
1.我觉得我的设计还不错,但图纸美观性比别人差怎么办,需不需要报手绘班?
这点我太有发言权。我的手绘也是渣出了新天地,除了效果图比题主好外。但我还是应聘成功。校招快题全部沦陷,最后以半校招的快题方式进入。
以上三种都有各自的特点。我知道自己的缺陷,所以在平时作业中就死磕有没有别人想不到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至于,逻辑,我也开始在知乎回答锻炼。
至于报班与否,我的建议是千万不要报效果图培训班,(再酷炫也用处不大啊)。假期快题班可以,(对笔试有用)但是一定要坚守自己的想法!我个人是极其厌恶快题这种套路化严重的方式,本身行业就处于抄袭的恶性循环中。
我认为景观设计是外表的感性面貌下,却是骨子里的理性。(逻辑思维线.再谈手绘表现。
(最基本,切记脑袋,不是你认为怎样就是怎样!)4.创新能力(有最好,虽然国内。。。)
你想要的效果不可能通过一句结论一样的表述就完成。这跟写作文类似,你不能上来就说,此时我看到了水滴形状的水池,就联想到自己仿佛跟水滴一样。这不可能,人不会这么感觉的。写作应该怎么写?要多观察,多感受,有细节,才能让读者感同身受,进入你的文本。举个我最喜欢的中的例子,主人公在回忆自己与妻子曾经激情时的情景:
你说这水跟他们俩啪啪啪有什么关系?没关系,但又有关系。因为这水的沉寂与变幻的色彩,水中的一切细节,都是他过去亲眼所见,现在又忍不住回忆的。这种不断的细节的展示,才能让读者感受到真实。你不能直接告诉读者你写这些是为了什么,人就是这种动物,不会被你表面的叙述所说服和感动,人只会因为一个事物的特性所引发的他们记忆中的感受产生回应。
但是空间创作跟写作不同的是,你连具体描述一个事物的权力都没有。你放一片水,这片水的清晨、正午、黄昏都不一样,春夏秋冬,又不一样,你不能只聚焦于一个特定的景色,像画画一样精确地描绘出一片诗意盎然的场景就好了。哪怕你再成功,这种方法也已经过时了,因为现在的景观,不再是给极少数权贵或贵族享受的。你只能在自己家的后花园这么玩。
小尺度的设计里,最重要的是空间结构。用空间结构去看待设计,你才能基本不会出大错。你要用的是高差、视线、围合、开敞这些东西,来形成空间体验。很小的尺度下,人的路径会被限制,你就能利用路径来限制人对空间的体验;大一些的尺度,路径可能会更自由,但创造高差和空间对比的条件更好,既可以有很小的围合,又能有更广阔的开敞。这如同中的起因,经过,结果这种叙事结构。你需要安排有特点的空间体验,最后人离开的时候,带走的就是对景观空间属性的回忆。
然后才是那些比较象形的细节,特定形状的座椅、有特色的铺装、某些可以观赏的植物等等。这些是句子,单独提出一个是构不成段落的。他们要互相印证,才能告诉来这里的人你到底要讲述什么。所以你也不能让他们变成没有关系的碎片,而是要形成气氛统一的整体。
当然谁也不能一上来就做到这些。气氛是什么?象形的程度到什么地步是合适的?这样变化的空间是好还是不好?我不相信有天才可以生来就会这些,只有不断的设计练习和亲自感受得到的反馈才能积累经验,逐渐提高。
首先,你得有个小目标,你这个设计的想要做出来什么?这个设你要以什么步骤来做?然后,整体地理清场地,综合分析场地并且把场地与你的前期思路与步骤串联起来,列个提纲,每步骤需要做什么?难度在哪里?
立意是什么?跟写作文一样,一个设计你得先知道你想表达什么?这个绝对是能决定你设计好坏的东东!所以妹子和汉子们需要做的是,多看多思考。那么问题来了,看什么呢?玉姐姐常给跟我们上课的同学们说:看大师作品,看最最优秀的公司作品(想想,你们写作文的时候是看同桌日记提高快还是看杨绛钱钟书提高快?)那么,思考什么呢?思考你的设计与场地的关系,与该地块历史,文化,周边环境,人的关系是什么,然后找到你最感兴趣的点,进行不断深入。
根据你的思路与立意与前期的各方面分析,开始进行设计啦!对于低年级的你们,玉姐姐希望,大家能多多创新,多有自己的好想法,别总是图书馆抄抄抄!设计路漫漫,人生这么长,才学习就开始抄,啥时候是个头?
针对不同的作品开始琢磨出图的方式,水彩,马克,炭笔?ps,su,cad?选择最适合设计,最能表达想法的出图方式!
排版就像广告包装,如何用语言巧妙、精简又地道地叙述设计逻辑、表达设计思想。那么告诉你们,突出重点,性感时尚简单大方的排版都好,都好,具体咋做?还是得看设计!
,比如:规则式园林、自然式园林、混合式园林、现代自由式园林,以及园林色彩构图的方法,园林绿地构图的原则。学习成景、组景的规律,静态空间构图、动态空间构图的基本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