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景观的具体设计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可分为不同的内容,古代园林设计中都渗透着风水学的影响,风水因素也将不断融入其中,风水是我国人民数千年来总结的经验,决定着园林景观的具体设计风格,同时,也成为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主要思考方向。园林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主要手段,代表着中国的一种传统文化现象。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建筑选址中,选取最为合适的地理位置,充分应用风水理论,完善园林景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将风水与园林设计工作进行具体的研究,提高我国的整体园林设计水平。
首先从字面上分析“风水”的概念,分为“风”、“水”2方面,包含了自然科学知识,例如,天文学、环境学、地理学、气象学、平衡学等。一般隋况其中也渗透了建筑学理论,设计中融合了各方面的知识,形成一门独立性的知识体系。是人对环境的最佳选择,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深入分析探究风水。关于环境与人的学问,建筑文化充分发挥了趋吉避凶的作用。早在夏朝时,人们就通过阳光方向,确定了“阳”、“阴”,形成了阴阳概念。通过阴阳解释具体的事物关系,逐渐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规律。“金、木、水、火、土”五行的概念,与阴阳的正反概念相比更加具体。5个基本元素组成了自然中的物体,各个元素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我国的十二生肖,为12种不同的动物类型,在相冲相克上也严谨的依据风水理论,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也有重要影响,提供了全面的理论依据,进一步提高了我国风水研究的发展水平。
传统风水理论中,有着明确的要求。“天人合一”概念的着重强调,大部分园林景观中直观融入了“天人合一”的概念。将风水的原理体现在园林设计中,表现出整个园林的艺术风格,将人与自然环境紧密有效地融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情况,设计理念也要改变,风水概念的融入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在现代园林设计过程中,按照实际的情况进行细致地研究和划分。在开始设计时充分考虑和研究物种特性的保存问题,确保平衡性。在现代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种植大量的植物,首先要考虑实际情况,考虑不同植物生长需要的空间,确保留出充足的生长空间,促进植物健康茁壮地生长。在规划工作中,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充分考虑地质条件、水文因素,综合风水进行规划,使园林具有环境调节的作用,朝着“天人合一”的方向发展。
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阴阳平衡形成独立的哲学辩证思想,在设计中明显地体现出来,利用不同属性之间的作用进行合理搭配,形成独特的美感,确保园林景观具有艺术感。主题上比较直接,具体区分了高雅通俗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原则性。充分的渗透在表现手法和结构上,将阴阳属性的划分变得更加科学有效,在自然界中,所有的事物包含“金、木、水、火、土”这5个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对其进行具体的布局设置,符合我国五行元素的具体要求。注意不同植物间的属性相克,做到生态平衡。充分发]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优势,对美感进行具体的设计,保证园林景观设计既要科学又要美观。
自2011年公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将“风景园林学”列为工科门类一级学科以来,这门学科从国家层面得到了重视和认可和更多的发展机会。在风景园林学科飞速发展的现状下,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本学科存在一些问题。即不同高校里该学科所在的学院大相径庭,导致了不同高校在该学科教学理念上有不同的偏重,因此对Landscape Architecture这个词的发展和变化进行梳理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英文单词Landscape来源于古英语 Landscipe、Landskipe、Landscaef,和其古日耳曼语系的同源词表示的含义是接近的,都是指土地、地域、地区、乡间,与英文scenery(自然风景)无关。
16世纪到17世纪荷兰语 Landschap 开始用来表述区别于海景画和肖像画等画种的陆地自然风景画。随后该词作为绘画术语传入英国,演变为landscape。
18世纪中叶,英国造园家William Shensto第一次使用了“Landscape - Gardener”这个词,认为优秀的风景绘画家也是优秀的自然风景园造园家。自此,landscape从绘画术语转向造园术语。
19世纪以来,从美国设计师奥姆斯特德创造出“landscape architecture”一词来形容“营建风景的艺术工作者”开始,到Landscape Architecture 与 Landscape Gardening 两词开始专门用来表示传统造园,营建城市公共空间或私人庭院等设计活动这个时间段,landscape都表示“人造的自然风景”。
同时,德语Landschaft继续保持了原始的含义,仍是指一个社区的环境。通常指小的行政地理区划。19 世纪中叶德国的洪堡将Landschaft 作为一个科学的术语引用到地理学中来,并将其定义为“某个地球区域内的总体特征”。在这里,“landschaft(landscape)”是一个地理学意义上的概念。和上文的“landscape architecture”中“landscape”的含义完全不同。
从地理学上“地域综合体”的概念出发, 多学科参与研究的领域 Landscape Planning 逐渐形成,在城市规划领域、生态学领域、都有不同的研究发展成果。1969年,麦克哈格的《设计结合自然》一书发表,标志着生态学思想开始应用于区域及景观规划的理论和实践。
1986 年,创刊于1973年的第一个以“景观”规划为主题的国际性刊物《土地利用和景观规划》和《城市生态学》杂志合并成《景观与城市规划》。自此,Landscape Planning正式确立其特定地域空间的综合性整体规划的研究领域。
在奥姆斯特德的创建下,landscape architecture转化变成一门学科,并开始了大尺度的土地利用和区域规划实践。
景观是英文“landscape”最为流行的中文译名,来自于日本,是日本植物学家为了翻译德语“Landschaft”而创造出来的,在1930年后被中国林学家陈植引入中国。
1949年之后,受苏联影响,“景观”一词被用于地理学概念中,成为中国地理学的一个术语,景观学被发展成为综合自然地理学。
同时中国的园林界开始有意识使用景观一词,兼有视景和地理学上的意义。在1980年左右,景观一词被大量用于中国园林界中,表示“景色、景物、景象”。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国家主管部门和学术界开展了风景名胜资源的评价以及风景名胜区体系的规划管理等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景观一词被认为是风景区研究中的一个基本概念, 相当于“景物”的含义。
随着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学科的不断发展和与国际接轨,越来越多的经典书籍被引进,如麦克哈格的《设计结合自然》。在这个不断向国外学习发展的过程中,landscape architecture这个学科被更多国人认识,景观被用于翻译其中的landscape一词。
风景在中文中是景观与景观所处的自然环境的复合体,指景色风光,是一个传统的中国文字,风景与中国传统学科“园林”结合起来,作为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一种翻译方式。
笔者认为,“风景园林”作为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中文译名,能够广泛的涵盖landscape architecture从出现至今的发展过程,即包含人工和自然两种风景的含义。
景观一词虽然在外延上比风景园林更相似于landscape architecture,但是其内涵过于片面,而且由于曾作为地理学上的一个术语,容易引起混淆和混乱。
一门学科在发展过程中,随着历史过程不断在改变和充实自己的内涵,这其中必然有特殊的价值才能让它不在学科交叉和融合中失去自己的特殊性。风景园林作为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中文译名,一方面很好的体现了landscape architecture本身在发展过程中的词义变化,一方面也能够体现其传入中国之后,对中国传统园林的包容,也更好的充实了landscape architecture本身的内涵。同时因为风景园林又体现了传统园林中传达的中国自然山水观和精神论,不仅仅在物质上,更在精神上丰富了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含义。
[2] 俞孔坚. 还土地和景观以完整的意义:再论“景观设计学”之于风景园林[J]. 中国园林. 2004(07):37-41
[3] 李树华. 景观十年、风景百年、风土千年――从景观、风景与风土的关系探讨我国园林发展的大方向[J]. 中国园林. 2004(12):29-32
目前全球有半数人口居住在都市区,到2050年,预计将有三分之二的人口居住在都市区。就中国的情形看,无论是大都市,还是中小城市,其人口都在“爆炸”性的增长,来自四面八方的流动人口正在急速地向都市迁移。这种增长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城市迅速地向其四周的郊区扩张,而且是一种盲目的无序的不计后果的扩张。这种由经济长期高速增长所带来的城市化运动,还将继续发展下去。据估计,到2020年左右,中国的城市化程度有可能将达到60%。
这种人口不断向都市区集聚的潮流,使得原本就十分脆弱的城市环境承受着巨大压力。人的整个生命过程需要空气、阳光、水、食物、能量、衣服、住房、道路等来维持,同时产生排泄物和各种垃圾,所有这一切的背后隐含着巨大的环境成本,如果任其发展下去,人类的生存空间将会怎样?人类的生命依然能够健康的延续吗?
透过欧美发展历史和经验教训,不难看出,这些重大问题的解决必将落在风景园林工作者身上,风景园林生态设计理论与方法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
美国景观生态学家斯坦纳提出,景观是人眼所见各部分的总和,是形成场所的时间和文化的叠加与融合,是自然与文化断彼此雕琢的作品。它是多种元素的组合,包括田野、建筑、山体、森林、荒漠、水体及居住区等。
风景园林是关于景观的分析、规划布局、设计、改造、管理、保护和恢复的科学和艺术,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与艺术学科基础上的应用科学。
美国风景园林设计师协会的定义是:风景园林是一种包括自然环境与建成环境的分析、规划、设计、管理和维护的职业。
加拿大风景园林设计师协会的定义是:风景园林是一门关于土地利用和管理的专业,它涉及与其相关的分析、规划、设计、管理和恢复等。
(1)风景园林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对土地和地上空间及物体进行布置的艺术。
(2)风景园林是对自然和人为环境以及人本身进行全面的考察、研究、分析、规划和设计的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
(3)风景园林最注重的是艺术、美学、科学、自然、人类五者之间的直接的相互关系。其中,在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这一科学文化的新领域中,风景园林与设计发挥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因此,风景园林又是一种文化,一个历史时代的缩影和代表。
(4)风景园林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各种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相互矛盾的哲学学说的支配,如日本的园林贯穿了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的概念,而文艺复兴时的园林则体现了人是自然的主人的思想。
(5)在风景园林与园林设计中,艺术、科学和自然在观赏园艺学的某些方面具有密切的联系,例如新的草本和木本植物品种的培育,对园林景观形成极为重要的园艺栽培、修剪整形技艺等。
(6)风景园林与园林景观设计需要解决美学方面的问题,如空间,包括物质要素、人和人的视觉感受所形成的氛围和环境;体量,空间的对立面,对于视觉实体来说,空间与体量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其转化在于,观赏者置身其中时产生空间感,置身其外产生体量感;线条轮廓、色彩、色调、声音等。
(7)园林是城市建筑景观与开阔的乡村景观的过渡,从而形成一种空间的连续性。
(8)由于树木花草等植物不断生长和四季周期性的繁茂凋谢,形成构建物和雕塑等静态物所无法表达的一种连续性。
从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现代风景园林的核心是要研究和处理好艺术、美学、科学、自然与人类五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景观生态设计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的含义。狭义层面是指以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的景观设计,它注重的是景观空间格局和空间过程的相互关系。景观空间格局由斑块、基质、廊道、边界等元素构成。广义层面是指运用生态学(包括生物生态学、系统生态学、人类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等)的原理、方法和知识,对某一尺度的景观进行规划和设计,在这个层面上的景观生态设计,实质上是对景观的生态设计。
景观设计学以生态思维为其悠久历史之核心,但也正是设计中的生态意义使景观设计这一职业出现分异,其一极强调对生态过程的组织和条理,其另一极则强调艺术和美的表达和再现(Mozingo,1997)。这种由来已久的分野到生态设计中应得到溶合。
生态设计不是一种奢侈,而是必须,因为它关系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关系到每个人的安全和健康,也关系到人类的持续。如果把生态设计理解为远离城市的丛林中或自然保护地的设计,或是环保主义者在其后院的一种实验,或是认为只能在城市中的样板区的一种摆设,那是对生态设计的偏见,至少是对现代和未来生态设计概念的不理解。
生态设计是一个过程,一种“道”,而不是由专业人员提供一种产品(Cunha,1997)。通过这种过程使每个人熟悉特定场所中的自然过程,从而参与到生态化的环境和社区的建设中。生态设计是使城市和社区走向生态化和趋于更可持续的必由之路。
生态设计更是一种伦理。它反映了设计者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是每个设计师的最崇高的职业道德的体现。已故景观设计专业泰斗Sassakii说过,景观设计师可以给地球带来深刻的变化,同样,他也可能陶醉在乐衷于鸡毛蒜皮般的艺术的自我表现之中。有了对社会和土地的责任感,景观设计师才有可能选择前者。
生态设计是经济的,生态和经济本质上是同一的,生态学就是自然的经济学(Natures economy)。两者之所以会有当今的矛盾,原因在于我们对经济的理解的不完全性和衡量经济的以当代人和以人类中心的价值偏差(俞孔坚,1998).生态设计则强调多目标的、完全的经济性。
景观生态设计,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对某一尺度的景观进行规划和设计,它是把景观作为一个生命系统来考虑。景观是―片土地和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的综合体。在―切景观生态系统中,至少存在如下几个层次的生态关系。
例如一条城市滨江景观带,可能会遭受台风、暴雨和洪水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同时会遭受空气污染、交通、人流等人类社会因素的影响。因此,风景园林设计师在进行景观生态设计时,需要处理好目标景观与其外部的自然系统和人类社会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期尽可能实现景观生态系统与其外部系统之间达到一种和谐共生的动态平衡。我认为,任一场地都必须被视为包含了该场地的较大一级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并且必须根据该态系统整体面临的问题来处理该场地。
景观内部各元素之间的生态关系,是一种水平生态过程与景观空间格局之间的相互关系。即水流、物种流(包括动物和植物)、营养流、人流与景观空间格局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景观生态学用斑块、廊道、基质和边界作为景观结构的基本模式。这一基本模式普遍适用于各类不同尺度的景观,如森林景观、农业景观、城市建成区景观、郊区景观、校园景观等。这一模式为比较和判别景观的结构,分析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继而改变和调整景气提供了一种通俗、简明和可操作的语言。
从大的尺度来看,一片森林作为一个森林生态系统,一片水域作为一个水域生态系统,一片湿地作为一个湿地生态系统;从小的尺度上看,景观内的一个池塘、一小片树林、一条溪流同样可以被视为生态系统。它们的内部均具有自身的结构与物质和能量流的关系。在对某一尺度上的景观进行规划设计时,在这个三面上所要考虑和实现的目标,是运用生态学原理使各个生态手统内部的结构与物质和能量流尽可能达到动态平衡,同时与相邻生态系统保持有机的联系。具体到设计的手法上,如在城市中,一个水体的四周用宽阔的硬质道路围合封闭,称为湖边休闲游步道。这种全封闭的硬质道路布局就会切断湖泊生态系统与其相邻的森林生态系统之间的有机联系,两者的能流就会中断,这样的设计就不符合生态原则。
这个层面的生态关系包含植物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竞争与共生关系;动物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司的竞争与共生关系;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以及生物个体与群体的进化和演替过程。人也是景观生命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也需要考虑人的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实质上,任何尺度意义上的景观,大到整个地球、一个国家、一个区域;小到一个公园、一座校园、一幢房子的花园,特别是城市景观系统,与其关系最紧密的是人类自身。人类的活动和影响自始至终全方位的贯穿于整个景观系统。无论是在时间和物质空间上,还是在精神空间上,均对不同尺度的景观系统产生巨大的影响。实质上,上面所述的4个层面上的生态关系中,均包含着这一生态关系。
景观生态设计的核心原则可以这样来描述:对于任何生物、人工、自然与社会系统,能够提供维持其健康与幸福所必需的环境,就是这个系统最适宜的环境。这一原则并不受尺度的限制,它既适用于一家后花园的植物种植,也可以指导一个国家的发展。
第一步:探求设计场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和机遇。人类面临众多的社会、经济、政治及环境等问题和机遇。景观规划与设计要解决的是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
第二步:确立规划设计目标。目标是对未来景观的清晰的描述,目标一经确立,意味着相关人员或机构己对第一步中确认的问题和机遇给予了确认。目标的确定是解决问题的组成部分。目标的确定依赖于文化和政治系统,但应尽可能使与目标有关的人参与到确定目标的过程中来。”’
第三步:景观分析,确定区域尺度。这一步包含各种尺度等级,如区域尺度、城市尺度、特定场地尺度等。每一尺度等级的组织均有其自身的特性,某一等级尺度的整体即为更高等级的组成部分。
第四步:景观分析,地方尺度。对更为具体的规划与设计的区域上发生的过程进行分析和研究。对地方尺度的分析,主要是为了获得对自然过程、人类计划和活动的认识,包括对区域内的物理、生物及社会元素的相关资料的收集。
第五步:目标场地的概念及多解方案。这一步需要针对目标场地建立景观概念,并围绕这些景观概念提出多种预景方案,对其做进一步的景观分析。在通常情况下,设计师运用自身拥有的各种知识、技巧和经验,对调查和分析阶段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综合性的逻辑思考和丰富的想象,从而形成规划区的景观概念。
第六步:景观规划。景观规划是将最优秀的景观概念和待选方案综合在一起,这一步是规划过程中的关键。景观规划强调对自然与社会的综合考虑。一个景观规划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多少与本景观规划的人员和机构参与到规划的决策过程中。有许多这样的事例,政府或某一部(局)、某一单位、某一房地产公司突然宣布某一项目的规划方案或规划设计方案,该规划方案事先未同关系紧密的有关人员协商和探讨,结果常常会遭到激烈的反对。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是使有关人员参与到规划过程中来,征求他们的意见,并将好的意见融入到规划方案之中。这样做可能会使前期规划耗时更长,但却能使规划方案成功率比较高,为景观设计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七步:景观设计。景观设计是在已定的景观概念方案下,运用景观与外部系统的生态关系原理、景观内部各元素之间的生态关系原理、景观元素内部结构与功能之间的生态关系原理、景观生命体与其环境之间的生态关系原理、人类与环境生态系统之间的生态关系原理,进行景观设计。
风景园林作为一个多学科交叉的技术领域,在近几年更是呈现出多学科相互渗透的趋势,生态理论的传播、强化使生态学在园林建设中的地位提高。园林植物群落的建设理论和实践便可以有效地提高园林设计和建设中的科学性,使其在园林建设中发挥重要影响力。
园林植物群落的概念最早出现在群落的形成,人们根据植物不同的生活特性,将植物结合审美需求进行搭配,最终形成园林植物群落。与生物学上的群落定义类似,我们可以简单地把园林植物群落定义为,在一定的园林绿地范围内,拥有特定的植物群落生态学涵义,能够满足不同视角的植物生态学要求的多种植物的总和。
园林植物群落的形成过程需要人工机制和多种目标相互协调共同完成。它的起始源头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中叶兴起的植物群落性质的个体论观点得到广泛支持,这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植物群落的概念被应用到人工营建植被的步伐,尤其在园林的绿地建设中植物群落的概念应用的格外广泛。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园林植物群落在近年来发展迅速,但即便如此,对于有关园林植物群落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也是不可忽视的。对于有关园林植物群落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我们仍然停滞不前,缺乏进一步的针对性讨论。
在园林植物群落的应用过程中,对于植物群落的自然特征没有必要完全满足,但是在考虑实际应用过程中的作用时,园林植物群落的概念就需要充分讨论。在应用概念时要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要从生态学意义和生态学视角去审视园林植物群落的概念。由于园林植物群落概念及其应用在园林植物群落的研究、实践过程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应用园林植物群落这一概念时,对于其合理性、准确性和科学性要格外重视。
植物群落生态学研究中,园林植物群落的鉴定问题一直困扰着园林设计者。然而,园林植物群落的鉴定对园林设计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即使存在难度,也要尽力克服。
根据自然群落的发育过程、群落地貌特征以及不同的环境特性,具备一定经验的研究人员能够客观地对园林植物群落进行分析鉴定。但是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具备一定专业素养与实践经验的研究人员很少,这样的人才缺失直接导致了我国园林植物群落鉴定水平低,这对于而后的园林建设极为不利。
一般的,根据空间地带性规律、地形、地貌、土壤等环境异质性形成的自然边界,可以较为容易地被研究员鉴定出来,但是对于人工构建的空间,因为退化甚至高度破碎化的环境使得边界无法清晰地看出来,如果想要确定研究对象的类型、结构以及外貌特征等方面,就存在一定的难度,难以实现。因为环境的限定,生态学研究方法不能轻易地应用到园林植物群落的鉴定中,这也是当前园林植物群落研究中迫切需要完善的问题之一。
园林群落概念在近几年得到广泛的扩展应用,群落个体论为园林植物配置的技术应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但随之而来的是与园林植物群落概念相悖的问题。在园林植物群落概念应用实践的过程中,设计者往往会有意或无意间过多地追求群落概念的内容实践,对植物种间关系的整体性格外重视,将其视为植物群落概念在园林设计中的根本价值,这就是舍本逐末的问题。
植物群落的性质决定了植物与植物、植物与环境之间的整体性关系并没有很大的差异,可以说,植物群落的根本差异是群落内部的种间关系。过分地强调园林植物群落中植物种间的整体性,就会只重视群落间的依附性,但事实上,植物群落内的植物种间关系更普遍的是零相关或弱相关。因此,在对植物群落概念实践应用时,要更多地考虑植物与植物、植物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尤其是园林植物群落,在保证设计达到一定的自然属性外,更应该注重园林的艺术性。
科学进行园林建设的必要前提是对园林植物群落的分析鉴定。在许多情况下,生态学的研究手段无法满足自然植物群落的分析鉴定,这时候就需要选择具有明显边界的斑块作为调查对象,其次,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在对象与统计方法都明确的前提下,对面积规模进行分级鉴定,这样便可以减少在植物群落分析鉴定的过程中的风险,将风险程度降到最低。
合理的技术定位对于园林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园林建设中要对植物群落进行合理的技术定位。任何的园林植物群落设计,都是以群落生态学原理为基础,将群落结构的功能关系放在植物配置的首位。
在定位时要注意的是不能忽视艺术性,完美的植物景观,必须具备科学性与艺术性,只有这两方面高度统一,才能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适应上的统一,在人们欣赏时发现园林的意境美。
园林植物配置包括植物间的相互配置,以及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设施的相互配置。这就需要设计者再设计时充分考虑植物种类以及植物群落的造型所构建出的平面立体构图。
在植物群落配置时,设计者要以植物间的相互配置作为主体,首先要将园林植物依照其观赏特性、叶子颜色进行分类,从平面、树丛疏密度、色彩、立体等不同方面设计植物的艺术构图和风格,从而形成独特的具有地域特色园林植物配置理论。当然,对于园林植物配置的技术内容不能孤立于设计要求,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实际的环境背景,要从群落生态学角度,深化、细化设计的内容。设计者要高度重视环境对园林植物群落构建的影响,只有这样细致的设计与实际结合,才能实现植物群落在园林设计中的价值,才能增添园林观赏的美观度,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植物群落作为园林建设的重要载体,科学合理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推动园林建设的完善。园林植物群落的建设理论和实践的快速发展可以推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而生态理论学理论的融入也必将成为园林规划建设的发展方向。园林设计者需要推动园林植物群落设计的深入与完善,使多学科的技术内容融入园林植物群落设计,从而提高园林设计的整体水平。
[1] 陈长林,陆晓勤.咸阳古渡公园规划简介[J].长安大学学报:建筑与环境科学版,1991,2(3):102-106.
若从字面理解“风水”,就把它分为了自然界中的两个事物,风和水,也可以说是气流和水流。中国的先人自古以来就敬畏自然,然而他们想要了解自然就需要通过自身与自然的沟通和交流。气流和水流是自然的反映、是人们生存不可欠缺的元素,可以说是自然与人类沟通的媒介,正是有了这种边缘性质,所以风水就自然成了人们仰望和迫切想要了解的对象。
风水理论在我国古代被称为某种数术,特别注重实践,宗旨是审慎周密的考察、了解自然环境,利用和改造自然,建造良好的居住环境,赢得天时地利人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是一种对最佳空间和时间的选择,是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取得安宁与繁荣的艺术。
中国传统思想的山水审美意识和哲学思想深受风水思想的影响,这种审美意识和哲学思想对中国园林景观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至高境界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其实是中国传统文化哲学中“天人合一”在园林景观中的体现。“天人合一”的本质是尊重自然、珍视自然,因此,人们向往自然、尊重自然是天性。研究中国园林就能发现古代匠人和现代园林规划人员在造园思想和技术上都锲而不舍的追求“以自然为本”和“以人为本”的生态规划目标,这都是受到风水理论“天人合一”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探索“天人合一”的生态关系,寻求人与自然的平衡,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今年兴起的建设“生态城市”、“山水园林”城市,正是“天人合一”理念思想的具体实践。
山水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哲学中重要组成部分,山水环绕是风水学的标志。中国古代文人有“智者乐山,仁者乐水”这种寄情山水的审美理念和艺术哲学,人们崇尚、欣赏自然之美。文人以诗抒发其钟情山水的情怀,而风水家则将这种思想付诸实践,参照山水之美加以人工裁成建造了结合自然美和人文美的中国传统建筑,赋予古典建筑深沉隽永的美学气质,风水理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功不可没,把它看做中国传统美学和建筑实践的中介显然并不过分。
风水最开始是古人“择局”的一种理论,理想风水格局对我国传统园林的规划选址有重要影响。关于选址,风水理论提到“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水是生气所生,有水就表示生气旺盛,风水理论认为“吉地不可无水“,因此水收到风水家的特别重视。风水家认为水是山的血脉,在无山脉可依的平原地区,风水家择地就是以水代山。在今天的园林选址中,有水的地方更是可遇不可求的,有水就使基址多了几分灵性,这是造园的理想条件之一。但也应当理性对待园林用水,风水理论中有“无源之水不可谋”的论述,切忌盲目追求人工水体而造成生态破坏。基于风水格局所蕴含的的景观意义和生态思想,在进行园林规划选址时,需要用整体观的思维和宏观的视野来审查基址,综合考虑地形、水文和生态等方面,力求让规划选址科学性和合理性。
自然地形千姿百态,应当避开山势陡峭、生态状况不良的地形,这些地方易发生地震或暴雨时易发生滑坡或泥石流,其次不能选择四周封闭的地形,这会影响通风,妨碍周围的视景。而风水理论中风水宝地说的是那种三面环抱,一面望野的开阔地形,促进通风易形成良好的生态景观。设计时应当深入分析自然地形特征和景观效果及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地形,因地制宜做出最佳方案。
风水学中,择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风水关于水的景观作用和审美意识有较详细的论述,认为水的血脉作用能够造就生气蓬勃的优美的自然景观,而且还可界分空间形成丰富的空间层次及和谐的环境氛围。风水认为“水随山而行,山界水而止,界分其域,止其逾越,聚其气而施耳”,“山水想得如方圆之中规矩,山水相济如登堂之有门户”。我们看出,风水对于山水地形的处理要求在于利用有利的自然山形,根据山形的连贯和主次来梳理走向,调整水面的大小节奏,结合山水和建筑队水向的疏导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创造良好的园林生态小气候,达到对局部生态小环境的优化作用,最终促成各造园要素在竖向上的有机结合。
风水与建筑是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风水形式说规定“千尺为势,百尺为形”;势可远观,形须近察”;“形成势来”;“驻远势以观形,聚巧形而展势”等,这些理论内涵丰富,概括性强,不仅阐明了形势说的概念和意义,而且定量规定了“形”和“势”在建筑设计和布局中的尺度标准。“形”有形式、形状、形象、表现及个体、局部、细节等含义;“势”则具有姿态、态势、趋势、威力及群体、总体、宏观等寓意。形与势总体上是近与远、大与小、个体与整体、局部与总体等对立性空间形成构成关系,但同时他们又可以互相转化。
园林离不开树木,园林之美,以树木为衣。树木在风水中,一是为了围合空间,减少空间气场,二是为了阻挡直吹的风,避免烈风入骨,破坏气场。这是植物在风水学中有趋吉化凶的作用,具体表现在植物造景方面选择合理的栽种方位、合适的树种,植物形态和色彩的搭配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风水理论中的用途。
风水理论认为植物也有吉凶,园林植物也具有五行属性,选择适当的植物能起到趋吉化凶、生克制化的作用。例如,桑树很少在园林中种植,因为“桑”音同“丧”,不吉,而竹被认为能使子嗣兴盛,延年益寿,因此园林中少不了竹子,如扬州个园多种竹子。因此,在营造园林景观富有艺术美感的同时,充分发挥植物的功能,建造良好的风水环境。
风水理论作为一门实现性强的理论,渐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若想将风水理论呢应用到现代园林景观设计,需要提出风水理论思想中的迷信成分,提高对这种思想的了解和认识,建立科学的实践方式,将现代科技和风水理论相结合以补充风水空白的技术体系。在风水理论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现代科学从实际出发,必能在现代园林景观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1]王复昆.风水理论的传统哲学框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 31-33.
[2]张岱年.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70-76.
大学专业与学生大学之前接受的教育有很大的区别,尤其是设计类专业更需要学生的图面感,所以专业基础教育模块就是引导学生,为今后设计课打基础。专业基础教育模块包括:设计素描、设计色彩、三大构成、设计初步。设计素描与色彩是塑造学生的造型能力与色彩感觉,三大构成是所有设计类专业的基础课,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色彩的构成思维、空间立体思维、点线面综合运用等能力。设计初步更偏向风景园林专业的教育,包括线条的运用、园林制图规范、马克笔表现是正式进入专业设计的第一步。
风景园林专业的核心就是设计,设计教育模块的二级模块包括:设计类、设计思维类与设计史类。设计类包括风景园林设计、建筑设计、场地设计、景观雕塑设计。设计思维类包括景观学导论、设计原理、设计学概论、环境心理学概论。设计史类包括中外设计史、中外建筑史、中外园林史。设计类以风景园林设计为中心,从大二贯穿到学生毕业,包括校园景观、居住区组团景观、滨水景观、商业街景观、广场景观、公园景观、度假区景观规划,从小到大使学生们系统的掌握现代社会景观的主要类型设计方法,为今后的工作做准备。其他设计属于景观设计中辅助组成要素,例如园林建筑小卖部等,广场中心的主题雕塑等,都为专业课的核心风景园林设计做点缀。设计思维类主要是传授学生专业理论基础,设计方法等,为设计课做铺垫,最终达到理论指导实践的目的。
专业选修模块设置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专业能力,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能力选择。专业选修模块包括风景摄影、创意景观鉴赏、景观工程施工技术、景观材料、景观工程预算等。创意景观鉴赏由教师点评优秀景观实际案例的优缺点,逐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并把好的创意经过自己的思考运用到今后的设计课中。通过景观工程施工技术的学习,能让学生在设计的同时不脱离实际,是现在的施工技术能达到的。所以专业选修模块的学习能对主要专业课学习起辅助作用,却又是模块化教学模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风景园林专业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应用型的设计人才,实践训练模块是整个教学体系中重要的一环。按市场上的景观设计行业面对的工程项目类别,分别设置对应的模块化教学内容,每一教学模块应包含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部分,模拟实际工程项目操作方式组织教学,培养学生面向市场的景观设计和工程建设能力。实践训练模块主要包括专业认识实习、专业课实习、认知实训、毕业实习,每一个实习都搭配一个设计项目,使学生能真正的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一)教学方法和手段缺乏变化农业类院校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仍采用单向灌输式教学方法,且缺少植物景观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的内容,学生很难想象出园林植物景观建成后的效果。虽然部分教师借助了多媒体教学手段,能直观、形象地展示乔木、灌木、地被等植物组合在一起的群落特征和景观效果,但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缺少板书,导致理论讲述和图片展示速度过快,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记忆。长时间处于多媒体教学的高度紧张状态,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僵化影响了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教学效果。
(二)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不够完善目前国内农业类院校开设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名称不同,内容也有差异。多数农业类院校开设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都以生态学、植物分类学为基础设置教学内容,缺少理工类和综合类院校教学中所强调的景观美学、空间构成等内容,同时存在着重视理论内容的讲授,缺乏对实验课、实习课等实践教学的重视。多数农业类院校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实验、实践课程仍停留在写实验报告和实习论文等传统方式上,与城市规划与设计计算机园林辅助设计等相关教学内容缺少联系,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和课程体系的完善。
(三)具有园林设计专业背景的师资力量不足杨学成等将园林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总结为6个字,即引导示范实作,并指出设计类课程的教学不在于教师传授了多少具体的知识,重要的是让学生在一个教学过程结束后能够掌握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由于农业类院校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的授课教师多具有园林、植物学、农学、生态学、林学、果树学、园艺学等专业背景,缺少园林设计专业背景,所以园林项目方案的设计水平与表现能力不是很强,授课中难以利用手绘形式或电脑辅助制图的方式来进行植物景观设计项目的具体引导与示范操作。多数授课教师都把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视为园林植物教学的范畴,只能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授课,无法用图示语言讲解植物景观设计的内容。
(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授课教师由于专业背景的限制,缺少园林植物景观设计项目的实战经验,因此实践教学中的很多园林植物景观设计项目都是虚拟的,任务书中缺少对设计项目场地环境的界定,没有场地分析、概念设计、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和补充设计阶段的评图训练。多数学生只是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而设计,课程结束后学生除了记住相关的理论知识外,对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要领和表现技法掌握得较少。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严重脱节,导致很多风景园林本科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难以独立承担复杂的植物景观设计工作,只能完成简单的方案描图和景观建模工作。
(一)兼顾工科和农科院校课程教学特点确立教学新思路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等国内工科院校,非常注重培养风景园林本科生的平面构成和空间构成的设计能力,这一做法对农业类院校风景园林专业的人才培养有着重要借鉴意义。农业类院校授课教师受自身专业背景的限制,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中对植物群落空间布局和平面构成讲授不够深入,学生作业显示在平面线条、空间安排等方面存在着不足。因此,农业类院校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精品课程建设可借鉴工科院校的授课形式,在突出地形、道路、水系、建筑小品等影响景观规划的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采用园林植物这种软质景观要素参与方案的平面构成和空间塑造,从而解决了传统教学中植物只能成为景观配角的问题。
(二)基于一课+三课课程群重构教学内容体系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的项目教学涉及植物规划、植物设计、植物种植及成果表达等4个方面,设计尺度包括宏观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观的绿地景观设计和微观的植物种植设计。为了较好地完成课程作业,学生应具备场地规划、场地设计和植物种植设计能力。所以,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精品课建设中建立配套课程群是至关重要的。针对东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科课程设置的特点,将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与城市规划设计城市景观设计和计算机园林辅助设计等3门不同的专业课程进行了统筹安排。教学中以城市居住区为设计对象,在完成居住区规划、居住区场地设计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在规定的学时内完成居住区中心绿地、组团绿地、宅间和宅旁绿地的植物景观设计等内容,形成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群建设的新体系。
(三)构建网络+软件教学平台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植物分类知识和空间塑造能力。为了进一步强化农业类院校风景园林专业学生植物景观的空间感知,课程组编写了一系列多媒体网络课件,同时教师在课程 教 学 中,积 极 采 用 Auto CAD、3D StudioMAX、PhotoShop、SketchUp等计算机园林辅助设计制图软件来完成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的场地分析、概念设计、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和补充设计等各种过程。让学生能清楚地了解不同地域、不同种类园林植物的组合模式和空间效果。授课教师在教学中还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园林植物景观设计VR软件教学,以动态的方式展示不同类型场地、不同设计阶段的植物景观设计效果。虚拟与现实技术的合理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设计的积极性,提升了精品课程的建设质量。
(四)项目教学与基地实习相结合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中,学院与哈尔滨多家园林公司和部门开展了密切合作,为本科学生的绿化实习提供了基地。同时,在教学中采用了4种项目教学方法。
1.虚拟项目法在没有具体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项目的前提下,授课教师多途径搜集居住区、道路、广场、公园、厂矿、机关等一些典型绿地的图文资料,编写相应的植物景观设计项目的教学任务书,要求学生根据任务书中的要求,独立或合作完成虚拟项目的植物景观设计方案。
2.真实项目法授课教师将自己主持或在校外实训基地参与的植物景观设计项目作为授课内容的一部分,针对实际项目进行场地分析、概念设计、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设计、补充设计等阶段内容的讲授,并安排学生积极参与项目的设计,使学生充分了解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各阶段的进度安排和成果要求,为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奠定基础。
3.引导项目法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定期去广泛查阅国内外植物景观的经典案例,对比分析各经典案例植物景观设计的要点。在课程结束时,要求每个学生选择一个典型案例,在教师引导下,通过电脑和手绘形式进行植物景观节点的临摹,并以汇报的方式进行讲解,培养学生对植物景观设计案例的解读能力。
4.互评项目法东北农业大学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实验课的考评多以学生的实验报告、实习论文等为主要内容,这种考评方式容易导致高分低能的现象。为了客观评价学生的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能力,教师采用了互评项目教学法,要求学生相互点评其他同学设计方案的优缺点,增强学生对植物景观设计方案的鉴别能力与方案点评技巧。
(五)确立科研与教学互促共进的发展模式在东北农业大学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精品课程的建设中,逐形成了以研促改、教研结合的发展新模式。授课教师申报了多项横向、纵向科研课题,先后获得了部级、省部级、厅局级科研课题6项,授权专利3项,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科研成果。同时科研成果提升了授课教师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领域的科研水平和学术影响力。这种从教学中来,凝练为科研方向,形成科研成果,最终又将科研成果服务于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教学,实现了教学与科研的耦合发展,促进了教学效果。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公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城乡规划、风景园林与建筑学同时位于我国110个一级学科之列[1]。建筑、园林、城乡规划3个学科各有特点和规律,但是在学科发展的过程中,三者需要互相依赖、融合、促进,立足各自的学科基础,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2]。风景园林学可设5个二级学科或方向:风景园林历史理论与遗产保护、大地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园林与景观设计、园林植物应用、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3]。21世纪是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时期,风景园林学的内涵和外延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和拓展[3]。风景园林的外延包括景观建筑、构筑物与工程设施的设计与建设等。
风景园林学科名来源于西方学科名“Landscape Architecture”,由于早期翻译的差异和学科认识的局限,历史上曾被译为“景观建筑学”,偏向人工营建的景观。当时也有“风景园林”这一概念,偏向自然风景的内容。两者经常被比较区分,认为两者各有侧重,也有被认为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2011年后颁布的一级学科目录中的“风景园林”学科名,与西方“Landscape Architecture”相对应,融合了以往的“景观建筑学”和“风景园林”两个概念,属于旧词新涵义。中国的风景园林学科也有一定的历史,以1951年原北京农业大学和清华大学合作设置的“造园组”为学科诞生的标志[4]。
新颁布的一级学科对研究内容进行了扩展,并明确了方向,能被业内接受。“景观建筑学”在历史上曾呼声较大,但容易与建筑学专业混淆,其内容也被涵盖在新颁布的一级学科内,并被替代取消。“景观建筑学”或许改称为“景观营造学”比较合适, 这里的“建筑”不是建筑学中的一种类型建筑,如公共建筑、文化建筑等,而应该是“营建”“营造”的意思。目前,中国的风景园林学科被设置在农学、林学、工学及艺术学等众多门类及学科中,没有统一的研究内容,侧重点甚至还会大相径庭,这也导致了国内对这个学科内涵的认识模糊不清,继而影响与同列一级学科的“建筑学”“城乡规划”专业互相渗透。
全国目前的风景园林专业或风景园林课程主要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农林院校的风景园林教学体系,重点是园林植物和园林规划设计,偏重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另一类是建筑院校的风景园林教学体系,重点在人工环境的规划设计。
风景园林专业是以室外人居环境――开放空间( Open Space) 为中心, 跨越庭园、城市绿地和区域景观尺度的规划与设计,融合城市设计、城镇土地利用规划等。这是“城市绿地――城市开放空间――区域景观”空间层面的专业[6]。在某些空间尺度上,建筑属于风景园林中的一个元素。如何利用好建筑元素,控制好建筑元素的体量、形式及建筑围合的户外空间,是风景园林项目成败的一个关键点。
建筑学专业先于风景园林学,是一个成熟的系统性学科,其研究内容明确。与风景园林相对而言,建筑学研究的是室内人居环境。两者虽然有内外之分,但研究内容存在交集,涉及的学科领域也有交集。建筑内环境需考虑外环境的影响,与建筑相关的小环境应该由建筑师和风景园林师共同完成。
目前,我国建筑学专业的基本教育还是以西方现代主义建筑教育理论为基础,重建筑的功能和实用性,过分注重场地内部的关系与结构,忽视建筑本身应具备的社会、时代与地域属性,没有建立与实际场地以至更大范围地域相关联的设计思维[7]。建筑设计受诸多技术限制,包括规划条件、功能、结构、设计规范等,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做设计时,往往花大部分精力来满足限制条件,而无力融入建筑设计的理念或情感元素,即类似后现代主义的设计思想。风景园林学科的景观设计受技术条件限制较少,重景观视线,强调场地情感、人的宜居感受,给设计者很大的创作空间,可以突破学生做建筑设计时的思维局限。故建筑设计融景观设计的教学方式,不仅解决实实在在的项目设计问题,加强建筑与环境的关系,而且能培养后现代主义的建筑思想。
从2001年开始的短短10年间,中国城市建成区的绿化覆盖率从28.4%提升到37.37%,人均公园(公共)绿地面积从4.6 m2上升到9.71 m2 [8]。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整个社会对生活环境的品质日益重视。现代建筑设计需要满足城市规划对场地的限定与要求,而规划对于场地的控制指标中往往包括25%~40%的绿地率,这就意味着一个建筑作品不仅仅需要处理建筑本身,它的周边环境特别是绿地也成为重要的设计内容,这些任务通常落在与建筑师配合的风景园林师身上[5]。
为满足社会的需求,景观及园林设计公司日益庞大,但目前该类公司的人员格局普遍存在缺陷,景观设计师不具有建筑设计的能力,或公司建筑设计力量较弱。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公司的对外工程服务,造成一些项目不能独立完成。就广州几个主要的景观设计公司而言,如广州园林院(简称,下同)、广州普邦、广州怡境等,都存在这一问题,比如风景度假区规划项目,涉及到景观建筑就无法承担。这与公司的人员招聘有关,公司主要以景观设计师为主,而且所招的景观设计师很多是来自农林院校风景园林专业的学生。农林院校出来的学生往往侧重植物和纯景观教育,建筑设计能力较弱。
须将景观与建筑一体考虑的项目比比皆是,如资源再利用方面,考虑“可持续发展”,旧建筑区域的再利用开发工程;城市公共空间界面的景观建设;大型公共建筑中的垂直景观[9]。有些小型项目同为设计类的内容,但没条件细分工种,建筑和景观往往一体设计,由同一班设计师完成;大型项目,虽有条件分工设计,但由于建筑与景观关系紧密,设计师必须同时了解不同领域才能互相配合。
景观与建筑结合的社会要求促使景观设计公司和建筑设计公司进行人员调整,特别是景观设计公司。易道景观公司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公司原先定位为景观设计,后融建筑、规划于一体,设计师的配置也能满足当今社会的项目要求。
风景园林学现与建筑学同为一级学科,虽然明确了风景园林的学科内容,但其概念依然可能令人误解,并与建筑学关系疏远。景观设计公司的人员构制跟院校的人才培养关系密切,风景园林专业的学生往往不会做跟景观有关的建筑设计;而建筑学专业学生又不屑做景观设计,以为只是植物配置或者绿化小品的内容,且本科对传统的园林建筑设计的教育也不充分,而且建筑学专业毕业生不愿意去景观设计公司。简单地说,学建筑的不重视景观设计,学风景园林的不会建筑设计,导致综合性人才的缺乏。
目前风景园林专业设置有园林建筑设计,但深度不够,特别是农林院校下的风景园林专业教育。而且建筑设计的内容可扩大范围,跟景观关系密切的建筑类型都可以纳入,如度假别墅、度假酒店、会所等。也可以强调传统园林建筑的设计,不光是建筑形体,还要考虑传统园林建筑构造,以应对实际工程。考虑到风景园林专业学习的内容较多,5年制的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专业是主流,故建议风景园林专业改为5 年制比较合适[4]。
建筑学专业教育不能仅限于《景观设计原理》《园林史》之类的理论课程,还要加入景观设计环节,如公园规划设计、城市广场设计;每个类型建筑设计中也应融入景观设计。
这里的景观建筑专业并非以往的“景观建筑学”,而是建筑学和风景园林学的一个分支及综合,研究的内容是与景观密切相关的建筑类型及其相应的户外环境,这个环境不限于建筑庭院,可扩展到城市绿地。
华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曾经培养过建筑与景观的综合人才,并受到社会企业好评。在学院建筑学专业成立之初,有过4年制的景观与建筑设计方向。专业教育上,建筑设计教育2年,景观设计教育1年半,毕业设计半年,学制比较紧凑。学生兼具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能力,特别适合景观规划设计公司,也得到了公司的认可。可惜在5年制建筑学专业申请下来后,这个方向被取消。
将风景园林、建筑学、城乡规划学3个一级学科设置在同一学院,三位一体。头两年专业教育在同一平台上教学,第三年开展各专业的内容,这也有利于响应国家的“通才教育”。这种模式是解决这一社会需求的最有效方法,国内比较成熟的工科院校的建筑学院都这样设置,如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由于历史原因,农林院校风景园林专业和建筑学专业往往分布在不同的学院,或只有风景园林专业,如华南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这样会形成各学科较独立,交融性差。三位一体的模式,应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专业互补的理念,同时各学科的师资力量需平衡,不能一方主导,才能达到教学上的互补。
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迅猛,城乡建设一日千里,各种新的矛盾和问题不断涌现,包括可持续发展问题、资源环境的危机、城乡矛盾的加剧等。3个学科涉及的领域与社会发展密切,如今在建设中也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1]。城乡规划和建筑学这2个学科的渗透关系引起了各界的重视,在风景园林学科成为一级学科之初,我们也要重视风景园林学与建筑学及城乡规划的渗透关系。
[1] 吴良镛.关于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同列为一级学科的思考[J].中国园林,2011(5):11-12.
[2] 齐康.尊重学科,发展学科[J].中国园林,2011(5):13.
[3] 王绍增,王浩,叶强,等.增设风景园林学为一级学科论证报告[J].中国园林,2011(5):4-8.
[4] 林广思.1951-2006年中国内地风景园林学科与专业设置情况普查与分析[J].中国园林,2007(5) :7-13.
[5] 张汛翰.加强建筑学专业的风景园林教育[J].中国园林,2001(8) :10-12.
[6] 林广思.论我国风景园林学科划分与专业设置的改革方案[J].中国园林,2008(9):56-63.
[7] 林磊.如何在建筑学教育中植入景观规划设计的差异性教学[J].华中建筑,2009(11):173-176.
[8] 仇保兴.建设绿色基础设施,迈向生态文明时代[J].中国园林,2010(7):1-5.
[9] 赵秀恒.景观与建筑的融合景观建筑学的发展与实践[J].时代建筑,2002(1):18-21.
造型艺术是在社会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作用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要研究造型艺术,构成艺术是基础。构成艺术是一种认识和方法,是对艺术的一种科学认识,和艺术创造的正确方法。这种艺术形式对现代社会不同领域中都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尤其是对现代风景园林的设计来说。
构成艺术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现代风景园林的设计中提供理论参考和借鉴,这些角度包括色彩、材质以及空间规划等方面。以视觉元素为基础来寻求展示各种艺术风格的设计表现形式,给人们带来一种完满的视觉风格设计,并且培养了设计师一种创新的思维意识,鼓励设计师从创新的角度来对风景园林进行设计。构成艺术还从立体构成、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等方面将各种要素组合在一起,并且从最佳合理的角度设计出最具有人性化的风景园林。尤其是在绿化植被的位置设计、景观安排以及各种道路的勾画等方面进行安排,从而提高整个风景园林的气质和水平。构成艺术还帮助设计师清楚了解各种艺术的风格,帮助设计师从真正贴合当即实际环境的角度来选择合适的艺术方式,用争取的艺术眼光来进行设计,安排舒服的景观,并且从理性的角度利用艺术来对控件环境进行设计和安排,将景观看做极为简单的点、线、面等构成因素,并且依附于自己的美学观念,以构成艺术为基础来做出最为合适的安排。另外,一切间题都可以从构成的方法中找到答案。
任何设计艺术形式的基础性元素都是点、线、面,构成艺术也不例外。它不仅仅利用点、线、面来进行艺术性的创造,更是强调立体、色彩和空间的和谐搭配。将这些基础性元素单独拿出来具有无法理解的抽象感,这就要求设计师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要学会使用正确的艺术语言,从视觉方面入手进行造型的设计和创造。这就要求设计师拥有极高的审美观念,以及灵活的设计思维。
点作为一切艺术形式的基础,在日常生活的任何艺术形式中都极为常见。而艺术中点的概念并不类似于我们传统认知观念中的概念,而是将一些相对于较小的艺术形态称之为点。它具有一种强烈的吸引力,一旦将其运用得当,能够紧紧地抓住参观者的视线。例如,在现代的风景园林设计中,大片绿化面积旁边树立的雕塑就是一个点,在草坪中不规则的绿化形状也是不同点的和谐搭配。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点可以成为人们视觉的中心,进而引起人们的注意。前文中提到的雕塑也是一种核心点,能够抓紧人们视线的核心点。现代风景园林中的亭、台、楼、阁都是一个点,都是整个风景园林中的核心店。另外,点还能通过形状的变化而改变了单调的形式,赋予整个环境一种生机勃勃的生命力。
线是艺术设计中最为直观的艺术语言,它的种类及多,有着十分复杂的变化。不同类型的线能够给人们带来完全不同的感觉,直线给人们一种直接的感觉,而曲线则给人一种柔美的感受。在我国北方的一些古典园林中,大量使用直线,主要原因在于直线能够表现出一种宏大的气概,而西方古典园林中,不同的形式也有着不同的线条使用概念。例如哥特式园林多数喜欢利用曲线,展现出一种神秘感。而在现代风景园林的设计中,大量直线线条使用,增加整个园林的现代感,给予园林一种简洁的感觉。而曲线的利用则是强调园林的变化多姿,比如道路使用曲线的方式进行安排,能够带给人一种幽深的感觉。
不同于点和线,面的面积要大,更容易被人们所注意。所以一般整体性效果都是由面构成的。例如草坪、树林、大量的建筑等都是占据着一定的面积,在整个园林中占据着一定的比重,被人们所接受。同时,园林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通常使用线等元素将大块的面积进行分割,进而使得整个园林更为简洁,也不会过于分散,给人一种不适感。另外,面也不仅仅都是十分规范的面,多数利用的是曲线构成的面积来进行柔化整个风景园林的气质。这样不仅能够给人们带来一种放松之情,更能够帮助整个园林深入的融进自然中去。
不同于点、线、面这种一维二维的元素,体是一种立体的三维元素,体现的角度多,视觉效果也更好,在现代风景园林中更容易吸引人的视线。现代风景园林中几何形的体随处可见,像长方形体的花丛、树阵,球体的雕塑,圆柱体的建筑等都是几何形体。
色彩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色彩不仅能使我们认识事物,更能丰富我们的生活。现代风景园林中更是离不开色彩,色彩能烘托气氛、创造气氛,为环境增添情趣,并且能体现出地域、民族、文化的特点。不同色彩之间的对比会产生冷暖、远近、轻重、软硬的感觉,色彩的这种属性也能调节环境的空间感。所以,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我们要考虑到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以及人们在不同环境中心情的变化,来考虑环境色彩的选择。
空间是由点、线、面、体围合成的三位的体,具有形状、色彩、机理等视觉要素,以及方向、位置、重量上的变化。现代风景园林就是一个大的空间,由各类建筑、山、水、树、石等来对空间进行限定,并通过起伏、凹凸、层叠、交错等方法来形成丰富的空间层次。
赏心悦目是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初衷,设计师希望通过山、石、树、木、建筑、景观等要素的相交融合形成美的空间。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要遵循这种形式美法则,创造美的、和谐的、舒适的、科学的现代园林景观。
随着后工业化时代的来临,人们对户外空间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进而对城市公共健身游憩活动空间的需求不断上升。规划一个高效率的、富有特色的城市游憩系统,是游憩系统规划追求的目标。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级政府都加大了对城市环境改造和建设的力度,因此,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需求很大,使得当前我国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事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首先,游憩景观是休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技进步促进生产力快速发展,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因此人们的闲暇时间也大大增多,如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需求变得越来越重要,游憩景观对丰富人的闲暇生活具有普遍意义。其次,随着经济的发展,选择休闲、旅游(或其他方式)作为生活的调剂已成为一种常见的行为,游憩景观理所当然地成为人们感受文明、接近自然、了解文化、陶冶性情的一种综合性文化生态环境。第三,游憩景观对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明显。发达国家的历史表明,为满足人们多方面的物质文化需求而进行的各种生产活动和服务活动成为经济繁荣的越来越重要的因素。因此,发展“游憩景观”在城市经济模式中的重要意义日益突出。
2.1游憩与生活密不可分。积极向上的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游憩,游憩是生活的本质,生活质量的高低本质上在于游憩空间的结构与品质如何。当今社会科技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生活才有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 这是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这一问题所反映的实质是如何合理地开发利用闲暇资源。
2.2游憩是一种文化。游憩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包含三个层面:第一,物质文化,指广场、公园、主题公园、博物馆、风景区等与游憩相关的物质性游憩景观;第二,精神文化,主要指的是游憩思想、游憩传统和意识形态;第三,行为文化,这是物质与精神统一的层次,即精神化了的物质和物质化了的精神相统一,主要表现在游憩行为和机制上。这三个层面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形成游憩文化发展的内在系统。
2.3游憩是一种能量生产过程。游憩是社会行为的一种,因此游憩系统也是社会系统。据系统论所述,能量是系统的基本“材料”,因此社会系统也是由能量所构成,人或群体间的“能量转换”即是社会系统的改变,城市社会的能量储存和生产系统构成城市游憩系统,人们所进行的游憩过程其实就是获取能量的过程,人们在游憩过程中吸收了作为“潜能”的信息与资源并且转化为能量和动力,如此使得游憩者精力更加充沛、知识更加丰富、体魄更加健康,在这种情况下再去从事生产和创造性活动,可以极大地促进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共同发展,使得城市社会的能量生产和消耗保持平衡。由此看来,所有的城市都应该建立一个合理的游憩系统结构,这也是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传统、加强城市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2.4游憩系统理论框架。游憩系统包括游憩活动与游憩空间两个部分,它们共同构成游憩景观,表现为游憩文化。从本质上说,它可以反映出人们的生活结构。游憩理论体系主要由发展理论、历史理论、活动-场所关系理论、行为-位置理论以及研究方法论等五个部分组成。真正的游憩理论的建立和发展将会形成一个新的城市规划设计理论,这种理论是以生活为中心的,届时风景园林学科的地位将会大大提高。
现代游憩空间一般包括:公园、传统园林、景区、游乐区、旅游商业区几个方面。现代游憩景观设计主要特点是:
3.1游憩景观游乐化。在风景区中融入游玩趣味景观,其中功能消费型景观如建筑景观等,也注入游乐的趣味,使功能型景观更加具有吸引力。此外,体育性和娱乐性游憩景观的这一特点会表现得更加突出。
3.2游憩景观主题化。从入口景观设计、游乐设施到标志性建筑、接待项目以及休闲娱乐设施、导游系统等所有的“景观”,都围绕着一个“主题”展开,作为一个整体和系统使游憩体验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3.3商业区游憩景观人性化。商业区建筑标志化、形象化,易识别、绿地及开放空间面积扩大。通过人性化空间的设置以及人性化游憩设施的完善,体现了人文主义的关怀精神。
3.4游憩景观的发展趋势。根据美国著名的休闲研究教授杰弗瑞-戈比预测,在接下来的几年中,休闲游憩的核心地位将会越来越强,人们的休闲理念将会产生质的转变,休闲产业的工作人数将占整个社会劳动力的80-85%。人们的休闲消费观念将出现革命性的变化:一是丰富的物质财富使人们开始转向追求文化精神的消费,更多的时间和钱财用于休闲。二是传统的工作和休闲的概念已经模糊。休闲成为未来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建制化的事物,它会成为一种资源、收益分配模式、创新预期,有利于各项事业的发展。它既是劳动力价值的体现,也对劳动力价值进行维护。三是传统的“先生产、后生活(消费)”的概念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随着“过剩经济”到来,人们逐步认识到“生活”和“消费”对经济发展也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国家越富裕,人们的闲暇时间就越多。休闲的普遍化将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四是由于人的寿命在不断延长,使得人生的后30-40年处于休闲的状态中,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愈加健全,人们晚年的消费支出则主要用于休闲消费。
总而言之,只有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相适应的城市规划机制,完善我国的风景园林规划法律法规体系,为城市规划的实施提供法制保障,并经过全体广大市民的共同努力。才能把城市的园林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从而保证实现城市规划发展目标。推动城市的社会经济公平健康的发展。让“游憩景观”将成为下一个经济大潮中独具休闲文化魅力的大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人们可以尽情放飞心情并创造出更加美好的生活。
[1] 王议.“游憩空间”的功能与价值[J]. 中国高等教育,2004.
[2] (苏)A .B .布宁T .ф.萨瓦连斯卡娅《城市建设艺术史-20 世纪资本主义国家的城市建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