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是一个城市文明发展的产物,是人类休闲娱乐、文化交流的中心,然而,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公园难以满足当今城市文化载体的基本要求,只有不断更新改造,并对公园内园林景观设计进行更深入的探讨,才能提高公园改造工程的质量。因此,在公园改造工程中,必须结合城市发展的文化特色和当代人的心理需求,并根据公园周围的环境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才能更好地确保公园改造工程的高效、顺利进行。
园林设计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是一综台性很强的学科.主要包括环境学、建筑工程学、生物学、心理学、行为学等众多学科内容。因此,这就需要园林设计者具有较强的综合知识,熟悉相关领域的设计要求,才能满足园林景观设计综合性要求。
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创作活动,园林景观的设计必须融入设计主体的创作性思维和想象力。因此,在园林设计过程中,必须结合改造公园的具体情况与环境要求,运用现念灵活地解决具体矛盾与问题,才能设计出形式新奇、富有创造力和符合现代审美观的创作性园林景观。
园林景观设计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不能一蹴而就,其过程应是一个经过不断发展、修改、推敲与完善的过程。所以,在设计之前,需要全面、全方位地分析,同时,还要重视城市居民对园林景观改造的意见,使所设计的园林景观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还能够满足城市居民日常休闲、娱乐等的要求。
园林景观是城市公园的主要部分,也是城市空问环境的一部分具有广泛的社全性。而这种社会性则要求园林设计者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必须深入研究社会现状,权衡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城市特色三者关系,这样才能使设计出的产品体现出尊重环境、关怀人性等特点。
视觉上艺术性的体现,是公园改造工程中的园林景观设计最表观、最直接的设计理念。因为,优秀的园林景观设计前提是能够愉悦人们,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和美的享受。所以,设计者必须将空间之美、自然之美以及人性之美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体现出来,通过将自然景观充分地融入到空间设计来,深入挖掘自然之美的内涵,最终使公众感知得到其中美的意义并上升到人性之美,使之更富艺术性。
公园改造工程中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秩序性,需要从界定景观轴线,确定空间序列和区分空间等级入手。园林景观轴线的界定在整个园林景观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轴线通过连接不同的点,并且不同的连接线型都能呈现出不同的效果,最终促使整个园林景观设计富有整体规划性,进而使园林景观系统具有秩序性和方向性;空间序列的确定则有助于提高人们对园林空间的层次感,只有空间序列布局良好的园林设计,才能更好地赋予人们园林景观形式上的美感和凸显设计逻辑关系,并会引发人们的哲学思考;而区分空间等级则是根据园林景观设计的布局,作出合理、科学的景观等级区分,从而突出园林景观设计的特色。
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环境要求越来越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逐渐强烈,同时,他们对公园改造工程中园林景观设计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在公园改造中的园林景观设计必须顺应社会的发展趋势,将生态理念融入整个公园改造工程的全过程,将其作为解决公园改造工程园林景观设计中遇到问题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不断挖掘乡土资源,促使公园改造园林景观设计与环境自身相契合,使之更具城市特色。此外,还应以景观环境的布局作为抵消尘土、噪音、建筑结构和不良气流等影响,从而达到通过环境景观界面来调节公园场地的生态环境。
在公园改造工程中,必须重视植物的改造工作,增加树种的选择以乡土树种为原则,既考虑到培物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要求,并选择一些符合当今人们审美观的植被。同时,还应充分考虑到季相、色相的变化.运用乔术和灌术结合,乔灌和地皱结合的多种形式,高低搭档、错落有致,使其发挥最大的生态作用。在景观上,屏蔽游人的视线取到空间的划分作用,局部加大植物的密度,达到讣中见大”的艺术效果。对于公园中的大树,通过景观视线的营造和与场地的结合加强它的景观效果及提高其利用率,更能突出公园改造的主题。通过对整体绿化种植的阔整,使人们在宦于节奏、静律、时序变换的空间中充分感受到绿色环境对身心的陶冶。
在公园改造工程中,不能以牺牲原始景观的代价来换取公园改造的工程完工,应充分重视原始景观的保护和利用,在尽可能保留原始有价值的景观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做到统筹兼顾,坚持“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原则。改造工程应更多地是以人们的观赏要求为出发点,并对原景观进行适当的调整,以维护、修整为主,大体上保持原有的建筑风貌。而对于原有的公园道路系统的梳理,应始终遵循道路必须起到引导游人、组织交通、构筑景点等的作用。根据公园所在地的自然条件,如水体、地形、植被、已存在的建筑物及历史古迹,结台原功能分区本身的特殊要求,在经济、美观、适用的前提下保留利用大部分原有道路,对主人口、次入口及部分道路进行了调整,使公园的道路系统更加完善、合理。
养护管理有助于改造后公园的生态改善,对园林景观美化具有重要作用,园林景观能不能为城市公共场所的城市美化和生态效益起到良好的效果,关键在于绿化工程的养护管理是否到位。然而,城市环境的改善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绿化建设和养护来实现的。只有对园林景观的绿化物进行有效地养护管理,持续保证城市生态环境的优化与园林景观的合理布局,才能使得绿化物成型,通过相应的养护工程,城市绿化空间的不断发展和扩大,进而保证市公共绿化效果持续下去。只有加强改造后园林景观的养护管理,才能有助于对城市局部的噪音环境、空气含氧量、空气湿度、汽车尾气污染等进行改善,使改造后的公园能够更好地满足现代园林设计的要求,使之真正成为人们休闲、娱乐、交流与生活的中心。
综上所述,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对城市公园的要求日益提高。公园改造工程,则是顺应一个城市不断发展的体现,反映了公园改造中园林景观设计需根据城市文化特色、时代背景和人们的审美意识而确定改造主题。这就需要园林景观设计者必须明确改造重点,充分重视环境生态设计,然后围绕主题进行园林景观设讹所有的景观设计均为主题服务.才使公园改造工程达到理想烛果。
[2]唐学山.李雄,曹礼昆园林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 .
[3]温志平,段凤蕊.园林工程中大树移植技术.中国园艺文摘,2012(l) .
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是自然环境设计的重要导向,其对自然资源保护、合理调配、利用、开发等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思路直接影响整个景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自然环境的整体审美性、甚至社会与自然共存的可持续性。
以1982年我国第1个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出现,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在到1984年,以广东流溪河、沙头角等第2批国家森林公园的出现后,森林公园增长态势明显,其景观规划设计更有了清晰的方向逐渐去归类出现各类型的森林公园设计,例如火山、湖泊、沙漠绿洲、冰川、海岛、溶洞、温泉、草原、海滨以及城郊园林的国家森林公园。森林公园景观的多样性,拉动了我国旅游经济的收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不过,在追求利益的同时,带来了森林公园景观设计上的商业气息过重、游乐设施过分增加、旅客安排与指引设计不合理、周边配套建筑规划设计建设项目不协调等,这些因素在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出现,对整个景观设计的价值出现减分的效果。作为景观规划设计人员,在这些情况反馈下中应作新的思考,以适应更好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对森林公园景观设计时,设计人员要考虑的基本要素要与地域和特色呼应,通常考虑公园的植物情况、地形地貌、水体系统、动物活动、综合人文资源等,根据具体的规划设计目标定位,把气候、时空因素等综合考虑分析的。对森林公园具体的景观设计基本要素做灵活的运用,形成山、石、水、物、情的全方位巧妙融合,体现森林公园固有的独特景观美。
森林公园本身是天然美妙的大氧吧,在景观规划设计过程,可以考虑人的感官系统与其互动关联,在视觉效果设计构思上,要把自然客观景色、传承的文化景观美、观景长线、最佳框景点等做最好的比较和分析,尝试达到视觉设计上的最大化容纳。在嗅觉互动设计上,可以把森林公园在大自然中拥有的淳朴味道科学地引入,把公园的清新、清香、清甜、清爽淋漓尽致地在环境中弥漫。在森林公园中体验自然的细微,在景观规划设计中以自然式的植物群落结构布置,用植物景观规划与香味树种搭配设计思考,体现新气息的存在感。在听觉景观设计过程中,考虑到风声、瀑布之声、流水声音、虫鸟鸣叫的声音、雨声、鸡犬鸣吠的声音、人工处理的流水的声音、各种噪杂的声音、寺院钟声、公园背景音乐及人本身发出的声音、回声等,在景观规划设计中能考虑到这点是设计人员能否用声音语言再现大自然美景的重要手段,它是视觉的最加配合方式。当然,触觉设计考虑也不容忽略,毕竟最直接的行为是印象最深的活动,能把手、脚零距离地接触自然景观,是真实的景观在生活中的最好的体现辩证和检验。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中能有这些行为的周全思考,会使得整个森林公园的整个系统有真实的诠释和展现。森林公园的景观规划设计是一个综合产业环境空间,在主要自然环境凝造的氛围下,公园的游客活动氛围打造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子,活动项目需要统一的规整处理和规划布局,它是属于森林公园动区空间,具体包括的活动例如:野战、野炊、野营、烧烤、露天歌舞晚会、篝火晚会、垂钓、划船、漂流、攀岩、蹦极等旅游娱乐类的活动,在景观规划设计时,要把整体与局部考虑进去,发挥森林公园最大的功能化。深圳梧桐山国家森林公园、韶关市小坑国家森林公园、惠州市南昆山国家森林公园、西樵山国家森林公园、番禺大夫山森林公园等在这方面的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中都有很好的体现。善用多维度立体景观设计的思路,全方位感受和交融到森林公园的意境中,会产生更多意想不到的景观设计效果。
森林公园的设计开发与研究需要设计原则的升华,通过对原有设计原则再定义,重新审视对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通过原则的科学总结梳理,把我国森林公园发展各个时期的特性与规划设计理论再分析探讨,以未来发展的思维勾画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规划新原则。以尊重自然规律的条件下,在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中积极引入本土文化创新点并把传承的灵魂继续发扬光大,这样的设计做法更多的在历史名胜出现,例如: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日月峡国家森林公园 、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在坚持个性化的基础上,突出时代景观规划设计原则。以这样的方式能把人们对原有森林公园的认识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感悟,把原景观的设计不断赋予新的生命力和活力,用时代的审美与原景观美巧妙地结合;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系统统一中,把社会、自然生态、经济发展融为一个协调关联体原则。森林公园其本身就是一个美妙的综合世界,它的构成体系已经反应出无论是森林景观、地质地貌景观还是水域景观的综合收益,直接影响到人与自然的发展关系。重视现代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新原则,对当今和未来的森林公园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以上的综合阐述和分析,不难看出,我国的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仍然存在很多的美中不足,在追求经济利益与地方发展的情况,它已经成为地区长远发展和提升的重要课题,设计师只有在规划设计中把环境,生态保护、自然绿化效益,地域整体环境与周边协调,尊重自然规律,激活地域的传承文化和优势多重综合考虑,开展设计工作,才能更好利用森林公园价值造福人们。另一个角度来说,森林公园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国家面貌,设计人员在景观设计时注意塑造中华民族特色、文化、时代特点、地域优势、人文精神,把我们的思想和理念更好地在世界人们中展现,打造中国特色的森林公园景观设计。作为景观设计工作者,有义务和责任不断努力设计出与时俱进的森林公园景观设计作品,更好地服务社会。
[1]刘福智.风景名胜区与森林公园规划[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9).
[2]黄明,罗晨.城市森林公园项目运作模式的研究[J].建筑施工,2006(1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园林景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园林景观在城市化建设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园林工程一般具有以下特点:涉及面广泛、周期短、大、系统性强等;这就致使园林景观工程造价很容易出现问题,如预算超过决算、决算超过预算等问题。所以园林景观的工程造价,成为一项极为难以解决的问题。所谓园林景观工程造价就是指在园林景观的建设中形成的建设工程造价,其中包括:在土地市场、设备市场、劳务市场和承包市场中等投入的资金。做好其造价管理,对园林景观建设的投入资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前在设计招标制度上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招标人往往会忽略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招标,只注重方案设计阶段的招标工作,这都是由于设计招标制度不合理导致的。这样就会出现只要方案中标,致使后面的设计中缺乏竞争机制,设计单位就会缺少压力,就会将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造价控制置之不理,缺乏控制造价的积极性。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工程设计的招标工作影响着整个工程造价的控制。
园林景观建设质量的好坏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很深的影响。园林景观的建设项目一般都是公益性的工程,并且由政府出资建设。但是,有些地区的园林景观决策人员的造价控制思想不够,对项目建设的科学性缺乏认真的态度,不注重使用经济、可靠、先进的园林建设方案,这就使大大增加了对园林景观工程造价控制的难度。
一般来说,设计的计费方式都只是单一地根据面积(平方米)来计算的,并没有其他约束标准。因此,无论设计质量的好坏和是否与预算相符,只要完成了图纸的设计,就会给设计费。这种计费方式完全忽视了工程造价控制中的经济性和科学性,给之后的工程造价控制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并且就目前看来,在实际的设计中,往往不能在施工时得到很好地实施,达不到预定的效果,以致不得不对方案进行更改,增加工程费用,这都是由于设计者不根据实际施工地形等情况而自行设计造成的。
当前的园林景观设计团队不够强大,有些设计人员对基本的园林景观设计、实际环境和当地不同的人文特点不够熟悉,同时也有一些为了经济利益,一味地迎合方等方面的意思,致使园林设计盲目地追求唯美和奢华,忽略了它本身应有的意义。并且,由于园林建设的金额不够充足的问题,也使得园林景观设计单位不能够招聘更多专业性的设计人员,也就不能很好地进行园林景观的造价控制。
要想使设计单位能够设计出经济、可行的园林设计方案,就必须要通过公正、公平、公开的招标方式。在众多投标的设计单位中,选择出利于工程的最优方案,评估标准可根据各个指标的重要程度分配权重。在评选过程中,应该由相关的园林景观专家和相关部门的领导通过公开的形式对各个方案进行评审,通过专业性的详细比较分析,在保证园林意义的条件下,选择出最经济合理的方案。同时,还应该进行初步的工程预算,设定一个最高限额,作为招标时的参考,这样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园林景观的造价,防止投标商恶意抬高园林造价成本。
任何的工程项目都可能会因为某些原因,出现临时的更改方案的情况,园林景观也不例外,而一旦出现变更,必将会造成不小的损失。因此,要想做好园林工程造价控制,就必须要掌握好园林景观的造价变化情况。具体来说,一定要加强对设计方案的更改管理,进行限额动态管理控制,在出现变动的情况时,能够很好地控制造价,减少损失。在园林景观中可能会影响到造价变化的因素可能有苗木的种植密度和品种、材料代用、额外用工等,使造价上升。所以除了进行限额动态管理控制,还要做到先算账后花钱,并且做好详细的记录,避免盲目开销,增加不必要的费用支出。
施工中出现需要变更设计方案的情况时,应该严格把关,尽量避免通过设计扩大原定的规模和标准,或者是增加预算以外的新型事物。如若不得不更改,则一定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最好实行分级控制和限额签证等制度,更改需要经由设计代表、建设方代表等多方负责人的同意,再允许更改,以限制更改程度,避免出现盲目更改的现象,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在园林景观建设竣工结算工程款时,最好是采用三方代表共同参加的形式,审核标准要依据国家的相关政策和签订的合同为标准,采用公正公开的形式结算工程款。相关审核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合同进行工程款的结算,对于超出之前预算的部分应该进行严格控制,并且要求出示相关的更改证明,对于未能够按照设计图纸施工的部分,应该将其费用删减,保证结算审核的正确性。
要做好园林景观项目的造价控制,就要从方案的设计阶段开始进行控制,这就要求园林的设计人员具有良好的素质,不仅能够去实地考察,根据不同的需求灵活变通,做出优秀的设计,还要具有良好的责任感,做好园林景观设计项目的造价控制,不能为了追求奢华,盲目提高园林的造价。并且如果能够在设计前进行实际考察,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改动的情况,这样也可以大大降低园林景观项目的造价。
园林景观工程的造价控制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管理项目,涉及到了多方面的因素,要做好园林景观工程的造价控制需要注重在园林景观设计方面人才的培养,在设计阶段多进行基地考察,结合实际进行设计,并且要建立合理有效的工程造价控制制度,做好园林工程的造价预算,在景观设计和实施等各个阶段都做好造价的控制,从而在整体上保证降低园林工程的造价。
[1]李景丽.浅析园林景观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建筑与工程2013,07.
作者简介:熊 飞(1987―),男,安徽宣城人,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研究生。
随着近几年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镇人口迅速增加,城镇化程度越高,城镇居民对回归大自然越是向往。森林公园有着良好的森林景观和生态环境,易于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开展森林旅游。我国部分森林公园已经对公众实行免费开放,最终全面免费开放是森林公园的必然趋势。森林公园在未来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更多的森林公园在陆续被批准建立。因此,从规划的视角探讨新建森林公园保护森林资源、维持生态系统、开展森林旅游有着重要的意义。
安徽龙窝寺省级森林公园是2010年8月在来安县半塔林场的基础上由省林业厅批准建立的,公园面积238hm2。公园距312省道9km,距宁淮高速公路19km、宁连高速公路23km,距江苏省南京市100km、扬州市108km,公路交通十分便捷,区域优越。
公园内林业用地面积220hm2,其中有次生林地150hm2,水域与园地面积达38hm2,公园森林覆盖率93%。园内共有维管束植物100多科300多种,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江淮分水岭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龙窝寺生态旅游区丰富的生物资源。优越的生态环境,多种多样的生物种类,异彩纷呈的植被类型构成了生态旅游区绚丽的森林景观。森林公园内分布着天然次生林主要有黄檀、黄连木、麻栎、枫树和朴树,亦有杉木、金钱松、杨树、板栗、马尾松等人工林。绵延的黄檀、朴树、黄连木、栎类天然林展示着大自然的风采。尤其在密密匝匝的天然林中,历经200多年风雨的名木南京椴,珍贵的金钱松、七角枫,更展现森林风景资源的壮观。
龙窝寺省级森林公园位于来安县国有半塔林场境内,因景区内有龙窝寺遗址而得名。当地有关于老龙安居于此并服务百姓的传说,龙窝也因此传说而得来。明朝初年,大臣刘伯温经过这里,听了当地的传说很受感动,便下令调集能工巧匠建造了一座庙宇,起名为“龙窝寺”,以此永久纪念那个善良的为民办事的老龙。现在的龙窝寺遗迹仍然保存在公园内,尚存石础、石香炉及寺庙墙基。
清乾隆癸酉科(1753年)举人武家彦作《偕友宿龙窝寺》诗一首“落日明西岭,相携访翠微。涧寒潦,山静暮禽归。古寺参差合,残烟黯淡飞。僧情能不俗,珍重E双扉”。这首古诗无疑增添了龙窝寺的人文底蕴,也影射出龙窝寺的悠久历史和其周边良好的生态和自然环境,对于龙窝寺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功能分区以现有风景资源的分布状况为依托,突出主体风景资源,开发主导旅游产品,然后以次要风景资源开发辅的旅游产品。旅游产品应满足市场的需求,并依赖于市场发挥作用,实现其价值。各个不同的功能分区应根据不同的景观资源条件,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并与其他功能区实现协调互补。功能分区强调地理区位上的一致性,即同一功能区内的各个游览点空间距离不能相距太远,要充分考虑功能分区时的地理完整性,以便于管理。规划将龙窝寺省级森林公园划分为游览区、接待服务区、休疗养区、行政管理区、观光体验区5大功能分区。
根据森林公园内用地空间的连续性以及景观资源的特性,将龙窝寺省级森林公园划分为龙窝寺景区、凤凰台景区、磨盘山景区和老虎洼景区共4个景区。规划布局为“一心、两带、三片”的格局。一心即龙窝寺景区,该区为景点建设最为集中的区域,是游客的主要活动区域。两带即分别为“度假休闲带”和“植物观光带”,其中“度假休闲带”连接老虎洼景区和凤凰台景区,“植物观光带”位于磨盘山景区与龙窝寺景区的交接线附近。三片即除龙窝寺景区以外的其他3个景区,这3个景区围绕龙窝寺景区,使整个森林公园浑然一体。
森林公园的植物景观规划,应贯彻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原则,现有的森林植物景观,具有生长稳定,功能持久的森林群体,能以最大限度的发挥生态功能和社会效益为目的,规划对现状林相良好的林地进行严格保护,保护其自然环境条件,维护自然的、充满原始气息的森林景观,规划对生态质量较差的次生林及景观效果较差地段的植被,进行林相改造。龙窝寺省级森林公园用地范围内的林地均具有风景林的意义。对现状良好的森林景观进行严格保护,同时结合造林和森林抚育工程,加强林地景观营造,做到植物群落多样、层次错落、季相丰富,林缘线与天际线起伏变化,形成富有魅力的景观效果。
开发与保护是森林公园建设中相互联系有相互制约的两大方面,若规划和实施的好,能使森林公园得到持续发展,否则情况将会完全相反。本规划中要坚持以保护为主,开发为辅的原则,开发与保护并重,实现健康、休闲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持续发展。目前园内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山体保护面临着威胁;设施建设影响到观赏效果;环保意识还需加强。生物资源的保护必须注入可持续发展理论,要实施保护、培育合理利用的框架以达到旅游资源、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目的。公园着重保护珍贵的古树南京椴、直径1m的大朴树以及人工金钱松林。
良好的景观资源是开展森林旅游活动的基础条件,景观资源保护包括对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保护,龙窝寺省级森林公园保护在原址上重建的龙窝寺,以龙窝寺为中心划定200m的范围为公园重点保护区。公园内禁止进行任何对景观资源有负面影响的工程建设。将景观的治理和营造作为公园旅游开发的重点工作,以建设自然景观为主。优化林分,使公园整体景观得到进一步提高。
新建的龙窝寺森林公园有着大量的森林资源以及人文资源,规划在森林公园的各类资源的同时开发建设一批高质量的景点。景点的建设必须在充足的前期分析的基础之上,依托地形地貌,结合自然景观,主要规划景点有以下几点。
(1)龙窝寺的原址重建。龙窝寺森林公园得名于龙窝寺遗址,据记载明清时期的龙窝寺最高峰僧人达100多人。龙窝寺是公园的核心,以其对周边城镇的知名度新建后将会吸引大量游客及香客。
(2)修复寒潦古井。寒潦古井位于龙窝寺遗址东北部,据记载为龙窝寺僧人所建亦有200余年历史。古井增添公园的文化气息与活力。
与历届奥运会奥林匹克公园选址不同的是,北京城市的传统中轴线将贯穿整个奥林匹克公园。北京城被称为人类历史上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杰作。永定门、广场、紫禁城、景山、钟鼓楼,贯穿了北京城中轴线的始终,气势磅礴,形成了城市建造史上最伟大的轴线。中国历史上的大规模城市规划多采用规则式棋盘状布局,体现了对秩序的追求,而城市的园林部分多采用自然式空间格局,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表达了对自然的尊重。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在满足奥运会场馆功能的基础上,赋予北京城中轴线新的延伸,坐落于轴线北部端点的森林公园,将使这条举世无双的城市轴线完美地消融在自然山林之中。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设计立意为“通往自然的轴线”磅礴大气的森林自然生态系统使代表城市历史、承载古老文明的中轴线完美地消融在自然山林之中,以丰富的生态系统、壮丽的自然景观终结这条城市轴线。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是奥林匹克公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奥运中心区重要的景观背景其规划设计既要保证奥运赛时活动的需求,又要符合建设一个多功能生态区域长期目标的需要。奥运会期间,这里将成为北京市给各国代表团 运动员、奥委会官员的一份礼物:一个充满中国情调的山水休闲花园。奥运会后,这片公园将向公众开放,成为市民百姓的休闲乐土,为北京留下一份珍贵的奥运遗产:公园对改善北京生态环境、完善北部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并加快北京向国际化大都市迈进的步伐起到重要作用,是现代意义上的自然与文化遗产。综上所述,将公园的功能定位为“城市的绿肺和生态屏障、奥运会的中国山水休闲后花园、市民的健康大森林和休憩大自然”。
2003年3月24日,北京市发展计划委员会下发《关于奥运森林公园项目建议书的批复》,根据北京市《奥运行动规划》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奥林匹克公园总体规划的批复》的精神,同意实施森林公园项目。森林公园总占地面积680ha,主要建设大型公共绿地、水面、湿地、道路及公园配套设施。建设地点选在北京市朝阳区洼里乡 奥林匹克公园北部,具体四至为 北至清河北侧绿化隔离带和洼里三街,南至辛店村路,东至安立路,西至白庙村路。
作为奥林匹克公园的组成部分,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不仅要体现“通往自然的轴线”这一综合设计主题,同时还要将自身的功能和历史人文意义结合在一起,通过具体形式加以表现。2003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关于奥林匹克公园总体规划的批复》中,将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基本功能定位于永久性的城市公共绿地。同年6月,北京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在《关于奥运森林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中指出,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主要建设大型公共绿地、100ha水面和湿地等景观设施,同步建设其他服务性配套设施这为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规划设计提出了具体要求。
这是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设计师们将要面临的挑战,同时也为景观设计师、建筑师们提供了展示才华的机会、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总体规划设计始于2002年最初被包含在奥林匹克公园的总体规划方案中,2002年3月至7月,在北京市政府和第29届奥运会组委会的授权下,由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组织,面向国内外公开征集奥林匹克公园的规划设计方案,这一次大型的规划设计方案征集活动受到了世界各国规划设计团体的热切关注,共有21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家设计单位提交了90多个方案,最后,由美国SASAKI设计有限责任公司(简称SASAKI公司)提交的奥林匹克公园的总体规划方案荣获一等奖。该规划设计方案寻求和谐性与综合性的并存,追求诗的意境又兼顾实用性,追求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古典与现实、发展与自然、周边环境与奥林匹克公园之间的和谐。
但是,这一规划方案绝不是最终方案,竞争仍然继续。2003年11月,奥林匹克公园森林公园与中心区景观规划设计方案征集活动评选出A01、A02、A04三个方案为优秀方案,12月,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确定由SASAKI公司和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简称清华规划院)联合创意的A02号方案为中标方案。
该方案基本保持了SASAKI公司所做的总体规划设计方案,延续了中华文明五千年纪念大道理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丰富和深化,最终将景观规划设计方案命名为“通往自然的轴线”,确立了奥林匹克公园景观规划的主题。
该方案中,森林公园仍然延续北园以山为主、以水为辅,南园以水为主、以山为辅的格局,并以大型跨越式草板将南北园联系起来,使中轴线渐隐在自然山水中,由于主山距离主入口及湖面太远,无法起到在视线上强烈的统摄作用,因此在南园湖北侧规划了一系列配山与岛屿在该方案中,设计主山高度为41.5m,同时将南园水系面积进行了扩张,湖面达到450m的进深和近千米的面阔,总面积达约63ha。
2003年12月根据市规划委[2003]943号文《关于奥运森林公园及中心区景观规划设计方案征集工作请示批复》的精神,决定由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A02号方案为基础进行深化整合。2005年4月14日市规发[2005]400号《关于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规划设计方案审查意见的批复》批示原则上通过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规划设计方案2005年9月21日,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建设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送达专家评审。2005年10月27日市委常委听取了森林公园规划设计汇报,原则上批准了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方案。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最终方案分为南北两园。南园,占地380ha定位为生态森林公园,以大型自然山水景观的构建为主,山环水抱,创造自然、诗意、大气的空间意境,兼顾群众休闲娱乐功能,设置各种服务设施和景观景点,为市民百姓提供良好的生态休闲环境。南园的重要景观景点包括仰山、奥海、天境、天元观景平台、林泉高致、湿地及叠水花台、垂钓区、南入口、露天剧场、生态廊道等,构筑完善的功能结构体系,充实为游人服务的内容。北园占地300ha定位为自然野趣密林,将成为乡土植物种源库,以生态保护和生态恢复功能为主,尽量保留现状自然地貌、植被,形成微地形起伏及小型溪涧景观,尽量减少设施,限制游人量,为动植物的生长、繁育创造良好环境。
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色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山水园林的独特魅力,仰山与奥海是其标志性工程。主湖奥海作为奥林匹克公园最大的集中汇水面面积达24ha,是森林公园灵动之所在。对于开阔的主湖湖面经过综合现状分析和统筹考虑,确定主山仰山主峰高度为48m(相对于湖区常水位),海拔86.5m,这个高度使得自
龙湖南岸北望主山可以保持约1:12的视高比,同时主山向西南延伸形成诸多次级山脉,并且根据渐次视域规律在中轴线两侧设置诸多岛山飞屿,从而形成均衡而丰富的山水格局。山顶北面两棵松树旁的泰山石高6m、重63t。公园主山体与北京西北屏障燕山山脉遥相呼应,既符合中国园林建造的传统,又与北京周边大自然环境相得益彰,站在仰山顶峰上向南远望,北京奥运会主体建筑“鸟巢”和“水立方”及宏大的中心区尽收眼底,目力所及,景山山顶清晰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崇尚的“天人和一”的最高境界,在此美景中得到新的诠释。森林公园的山形“有高有凹,有曲有深,有峻而悬,有平而坦,自成天然之趣”,创造了自然天成的视觉效果。
中国风水思想中通常北以山体作为屏镇,南为水系,负阴抱阳,形成理想人居景观格局,人造山体中以明清景山最具代表性,可以认为以山体作为中轴线北端点是最为简明和有效的中轴线端点的终结模式。主山水框架布局的建构更是备受各方专家瞩目。整个设计团队认真地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对若干古典园林,如北海公园琼华岛、颐和园万寿山、景山公园的山体形态、体积、比例进行了大量比较研究,邀请有关专家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细致的研讨,经过反复推敲,根据孟兆祯院士的建议,最终得到调整后的山水设计方案――山体设计绵延磅礴,以势取胜,水体设计绰约大气,以形动人。
在整个主山主湖区尽可能避免设置大型醒目的建筑物或构筑物主要以绿化植被为主。主要最点有“天境”――山顶观景平台、“林泉高致”叠瀑、景观湿地等。
天人合一的境界,始终是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所追求的设计目标之一。森林公园对天人合一境界的现代阐释,则是通过建立全面的生态系统完成的。森林公园专门建造了雨燕塔,为北京濒危的雨燕打造温暖的栖息之所。大型生态廊道用以解决南北园被五环路阻隔分裂、易产生生物种群断层的问题。人工景观湿地与龙形水系相结合,共同构建了生态水环境。这一切,使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成为都市中宝贵的生态资源。
绿色规划是全园规划的主要基调。作为“通往自然的轴线”整体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北京市中轴线北端的终结点,作为一处城市森林公园,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设计理念以建设美轮美奂的自然生态系统为终极目标,切实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现“绿色奥运”的宗旨,因此将生态与绿色的理念作为基本原则全面贯彻于森林公园规划设计的方方面面,对包括竖向、水系、堤岸、种植、灌溉、道路断面、声环境、照明、生态建筑、绿色能源、景观湿地、高效生态水处理系统、绿色垃圾处理系统、厕所污水处理系统、市政工程系统等方方面面与营造自然生态系统有关的内容进行了系统综合的规划设计,并为保障五环南北两侧的生物系统联系、提供物种传播路径、维护生物多样性而设计了中国第一座城市内上跨高速公路的大型生态廊道。
2005年6月30日,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举行开工奠基仪式,森林公园正式开工建设工程建设近三年。2005年12月29日,挖湖堆山工程开工,2006年6月18日,该项工程竣工,挖填方总量900万方。2007年3月23日,主湖开始初次蓄水,2007年6月18日,主山“天境”主景完工标志着主山体工程完工。前后共有超过6万工人为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建设流下汗水。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种植了53万株乔木,全国各地为森林公园捐赠大规格苗木3012株,社会各界共参与森林公园义务植树67次,共计15000余人。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确是万众之心点滴堆砌而成。
在仰山奥海的建设过程中,随着奥运会的临近,森林公园的主山主湖工程已不可能有足够的沉降周期,待整体结构稳定后再进行下一步工程建设。那么在设计上必须通过选择合理的工艺手段解决人工一次性填筑48m高主山的整体稳定性问题,并使其沉降量在设计允许范围值内。而此种保持山体稳定性的做法很难保证园林景观对山体形状的要求。通过景观设计单位与山体结构设计单位的多次配合,首先随高度和山体形状的不同,确定网格放线点的合理密度。同时给出在夯筑过程中沿坡度线合理的退让与伸出距离(夯筑时每层边缘只能是梯田形状),以便后续施工单位进行山形整理,同时尽量达到设计山形,最后终于攻克了这一技术难题。
对于设计者而言,还有一个大难题需要攻关,那就是如何将植物栽种在仰山上。这是因为,为满足山体结构稳定性要求,仰山土壤回填密实度必须达到0.92以上,这种密实度的土质,植物是很难存活的(满足种植要求的土壤孔隙度为>
0.45)。在综合了各类专家意见后,决定将山体填筑分为两个步骤,由不同的施工单位分别实施――即由土石方施工队填筑山体时按0.92密实度回填至设计标高以下平均0.6m处,并保证每个分层夯筑边缘均为“梯田”形状,后续由园林施工单位按最终设计标高回填种植土并整形到位,以满足大面积灌木及地被的生存土质要求 局部大树位置按种植要求,扩大范围开挖种植穴并换填种植土同时在树穴底部增加排水设施,四周增加排气设施,为植物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清河导流渠,原来是贯穿公园东西方向的具有城市行洪功能的水系,其功能性作用与森林公园景观要求存在不小的矛盾通过与水利专业设计单位多次磨合,最终确定在保证行洪过水断面的前提下,将导流渠适度弯曲,与仰山形成环抱之势。在沿渠驳岸处理上引用草坡入水的形式,使得山与水自然过渡衔接,体现出自然山水园林的景观特色。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内的人工景观湿地,既要满足景观视觉要求,又要肩负着净化全园水质的作用。其中的水生植物栽植在设计之初仅按湿地功能进行布置,从景观角度很难与森林公园整体的植物景观相协调。而恰好,几棵现状的大规格馒头柳矗立在湿地中心一定要保住这几棵树,使湿地景观具有 定意义的“孤植观赏”效果,通过景观设计单位与湿地设计单位双方的紧密配合,采取了调整竖向标高及湿地管网设计等一系列措施,终使这 景观得以保留 同时,为能使湿地周边的植物景观与其自身在视觉空间上有一个较好的过渡,除植被根据视线分析,有一个由高至低的渐变外,湿地内部的水生植物种植也经过仔细推敲进行了调整,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基础上实现了景观最大化。
森林公园面积大,内含的市政工程量也是巨大的 众所周知,市政设计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而园林设计则强调“因高就低,巧干因佶”,因此,如何将市政工程与公园景观完美结合,既满足市政要求,又不破坏公园景观是森林公园市政建设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经过多家设计单位的共同研讨,通过无数次现场实地踏勘,最终将市政建设隐于山水之间,实现了市政与景观功能的完美结合。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凝聚的并不仅仅是景观设计与土建施工,作为服务于奥运的大型公园,服务于城市的公共公园通过科技手段实现其“绿色”环保功能,以科技手段完善其管理运行需求,可能比发挥其景观公园的作用更为重要。
龙形水系,每年总需水量约1000万立方,而北京又是水资源匮乏的地区,为解决公园的供水水源问题森林公园水系的日常景观用水均采用清河中水厂和北小河中水厂的中水,这在国内大型城市公园中还是首次。同时,森林公园中的人工景观湿地,既是独特美丽的风景线,亦是中水水源的自然净化系统。中水由管线进入湿地,经净化后流入奥海,满足龙形水系的蒸发、渗漏及灌溉、绿化等用水所需。
龙形水系不仅是公园的核心景观,并且承载着滞蓄洪水的艰巨任务。汛期,整个奥林匹克公园地区的雨水均通过地表径流及雨水管道汇入龙形水系中,在满足景观功能要求、确保湖边重要设施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八座闸坝的合理调度,将水泄入下游清河,对洪水实施有效管理,蓄泄结合,以蓄为主,合理利用洪水资源。
奥海是人工开挖的湖泊,与天然湖泊相比其生态系统单一,自净能力较差,当水体的营养平衡不能够得到维持时,容易引发严重的水体水质问题。为了确保水系的安全运行,森林公园的设计采取物理-生物-生态相结合的综合处理措施,以有效地维护和改善水体水质,这些措施包括水系循环系统、人工湿地系统、湖岸生态过滤带、湖体自净系统(构建水生植物系统、水生动物系统、活性底泥微生物系统、湖体死区助流系统、深水人工水草系统)等。
森林公园作为北京最大的城市公园,公园内部各项设施需要十分完善的考虑。常言道“水火无情”,火从来都是人类生活中的一大灾害,森林火灾几乎是人们经常听到的“阴影事件”。森林公园地处城市核心区,种有大面积的树林草地,植被总面积达450ha,如发生火灾,公园本身在可燃物种类、物料量、干燥度、地点、风向、风速等方面存在诸多无法确定的复杂因素。森林公园的设计团队和专家顾问团队从公园特点入手,创造性的制定了《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消防设计导则》,经过分析、研究、讨论等相关大量的设计工作,最终完成了森林公园的消防设计,首次在室外条件下,结合园内移动通讯基站的布局,设置高点全覆盖的远红外预警消防视频监视系统,对火警进行监控,并对绿化灌溉设施及公园水系赋予了辅助消防的功能。
污水处理是森林公园面临的另一个难题:森林公园的设计师及专家团队经过专项讨论与仔细研究后,最终决定采取就地处理、就近消纳的方式解决建筑生活污水排放问题,实现公园对外的污水“零排放”,并保证处理后再生水水质达到再生水回用于景观水体的国家标准,回补公园水系的高标准排放目标。根据森林公园内厕所数量多,分布散的特点,选择了MBR生物膜水处理技术、生物速分污水处理技术和微生物粪便降解技术等具有代表性的生活废水及粪便处理技术进行污水处理,结合生活废物“源分离”和废物资源化系统,实现了公园生活污水、废物的有效处理和达标排放,为森林公园废物的资源化利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人既是园林景观的建设者,也是消费者。近年来,园林景观建设不断发展进步,相继提出“节约型园林”、“人性化”园林景观等,而“关怀型园林”的概念是首次提出。无论是哪一种景观建设,都应先是科学的,其次才是艺术的(见图1、2)。关怀型园林景观建设要从源头开始,即从规划设计开始,考虑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创造优质的环境,是否与自然生态、周边环境和谐,是否解决功能问题。近年来,为求快速建设、快速见效,景观建设中出现“趋同”现象,使园林景观变得生硬、无趣;过分重视景观艺术的表达,忽视自然环境本身和人们的真实感受及需要;大多数人认为“人性化”就是在园林景观中建有绿地、花池、休憩设施、盲道等,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但却忽略植物生长和动物活动的需求,如何为植物创造适宜的生长空间、为动物营造栖息的环境,也是当今园林景观建设应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许多园林虽然考虑了人的需求,设置了各类设施和小品,但由于设施、小品自身的不足,不能满足某些功能要求。各类设施小品设置的位置及所处环境,会影响设施小品的景观展示和功能使用。有的园林景观建设为体现其特色,忽视其功能需要,“人性化”园林无从谈起,更谈不上关怀型园林。
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化建设的迅猛发展,我国的园林景观事业进入高速发展期,但在园林景观建设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2.1现阶段关怀型园林景观建设存在的问题2.1.1设计盲目照搬,建设缺乏人文关怀现今不少园林景观建设为追求视觉效果和形式美,规划设计精品意识太强,照搬、模仿所谓的欧式园林、欧式景观,认为是建设创新,完全忽略景观本身以人为本功能的发挥,缺乏对人性的关怀,缺乏对人的的心理、精神和行为需要的关注,未能将人文需求融入到景观营造与建设中。2.1.2过度追求植物造景效果,缺乏对植物生长需求的关注主要表现在有些地区和城市没有立足于本地自然资源和生态特点,大量引进外地植物进行造景,“高密植”种植现象、盲目大量的种植大规格苗木等,种植环境不能满足植物自然生长要求,违背植物生长习性和生态规律,忽略适地适种原则,造成植物长势不良、生长抑制甚至死亡,不但没有达到应有的景观效果,反而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增加高昂的养护管理成本。2.1.3忽略对动物、飞禽的关注动物是生态建设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在景观建设中关注动物、飞禽等生活空间和栖息场所的营造,为它们预留、制造活动空间,不仅可以维护地区城市的生态平衡,降低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同时也可营造动植物自然和谐、“鸟语花香”的园林景观。2.1.4缺乏地方历史文化特色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是一个城市的标志,近年来一些地区和城市随着景观事业的高速发展,催生了一些趋同景观,缺乏对历史文化的发掘和传承,建设生硬,导致本地特色和城市个性缺失。2.1.5城市建设阻断绿地,破坏绿地系统的连贯性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带来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挤、城市中心区人口密集等问题,一些地区过于关注市政建设,破坏了城市绿地之间与周边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使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面临巨大压力,与园林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方针背道而驰[1]。2.2公众和社会发展对关怀型园林景观建设的要求(1)的十明确提出“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城市化进程和生态建设”,充分体现政府对景观建设的要求更为明确。以新疆昌吉市为例,作为国家园林城市,将城市绿化建设作为民生工程,以城市总体规划为思路,狠抓城市生态景观建设,尤其是将与市民关系最紧密的公园、街头游园、道路绿化作为城市绿化、景观建设的首要任务,合理规划,大量运用本地植物组景、造景,不仅形成地方特色景观,促进和保护本地植物可持续生长,而且在当地形成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据统计,截止2014年底,昌吉市人口为35万人,人均公共绿地已达10.88m2,高于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园林绿化建设成效显著。(2)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民对景观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景观建设除为市民提供优美舒适的环境外,在服务功能上还必须满足不同环境、不同人群对精神、心理和行为的需要,满足市民工作、生活、休闲娱乐上的需求。(3)关注和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大力倡导景观生态建设,反思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中的不合理现象,构筑关怀型园林景观旨在促进园林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使园林景观建设不仅满足人文关怀,促进一个地区、城市的综合发展,而且也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需要。2.3关怀型园林的概念关怀型园林是以自然环境为基础,尊重历史、民族等文化特征,充分考虑地域环境特点,关注不同植物(动物)生长发育的需求。同时关注和探索不同人群在园林空间中的心理、行为、精神需要,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园林类型。关怀型园林宏观上关注一个区域、地区、城市整体发展影响及绿地系统的建立健全;中观上关注城市各类公园绿地更好的发挥功能作用;微观上则关注公众需求、植物个体、植物种群和植物群落生长发育要求,以及动物的栖息场所等。其特征是:关注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工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植物种类配置科学合理,群落之间相互促进生长,景观环境优美宜人,地域文化特征显著,公众普遍感到城市空间舒适美丽,社会公众(不同人群)有深深的满足感和归属感。2.4关怀型园林与人性化园林的区别关怀型园林是在人性化园林基础上提出的更高建设目标和要求。人性化园林是指在园林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服务功能,建立符合人们需求的园林景观。而关怀型园林研究的内容涵盖节约型园林、人性化园林、生态园林等多种园林类型,通过关注和探索园林景观建设如何使自然生态系统进一步优化,更多满足公众需求,促进社会发展的和谐。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符合人们需求的基础上,充分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及周围事物,与其本身的功能性、艺术性、生态性及地域性相互协调、和谐统一,人文关怀更为突出。
3.1科学性原则景观规划设计的优劣,关键之一是必须突出功能因素的重要性。因此,关怀型园林规划设计必须以科学合理为核心,结合地方、区域现状、人文历史、自然生态系统等层面,结合周边环境、本地植物群落,充分利用现有地形与构筑物,综合协调景观规划中的不足,使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发展相互促进、统一和谐。同时,结合城市建设科学合理地进行场地预留,不仅是为了未来的城市建设、景观建设,也是为动物预留空间,创造栖息、活动场地,维护其生态平衡。尤其是避免过度重视景观的艺术性,“求新求快”破坏良好的生态系统,避免造成无形的经济损失。3.2生态性原则建设关怀型园林,必须树立生态优先的原则。营造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园林景观建设的根本任务,为“求大求洋”,大面积的硬化铺装、假树假景等,使景观工程变成门面工程;为营造季相景色,引进不适合当地的植物等违背关怀型园林的生态性原则,使原有生态环境发生改变,出现环境质量下降、生态失衡等问题,破坏了生态环境,这些日益突出的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关怀型园林以不破坏本身特点,始终坚持保护自然、利用自然的原则,突出人与自然环境的融洽性,以改善人们居住、活动的环境为目的,进一步增强人与自然生态和谐共存。3.3功能性原则园林景观的最终功能是为人服务,景观建设必须充分考虑功能性的要求。通过对自然环境、地域特色、文化历史、人文需要、社会环境的融合,实现一个地区、城市的园林景观、生态环境、文化娱乐等多种功能的协调发展,使园林景观建设更好地为公众提供优美的生活居住环境和休闲活动场所,为本地各类植物群落营造良好的生态系统,从而促进地区、城市的发展。3.4关怀性原则园林为公众提供游赏、活动的公共空间,也为人们提供优美舒适的艺术环境,其服务功能不仅仅是设置设施、小品等,应更多考虑不同人群与园林景观的亲密关系,关注动植物、自然环境本身、公众心理、行为及精神需要,是关怀型园林建设的重要原则之一。3.5高效性原则建设关怀型园林景观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通过高效利用土地资源、加强植物配置,增加单位绿地生物量,进行精细化管理,降低建设和养护管理成本,使景观建设的利用率高效化、最大化。
4.1发掘特色,展现地域历史、社会、民族文化园林景观建设与当地社会发展有紧密的联系,社会经济的发达带动园林景观建设的发展,而城市景观建设则会促进社会各个系统的发展。因此,在景观建设过程中,应充分挖掘和关注当地的人文历史和居民的生活习俗,融入地方文化,以当地特色和人文历史相结合打造具有明显地区特色的园林景观,使其成为一个地区标志性的景观。4.2因地制宜,建设自然生态优先的园林景观景观建设是对原有自然环境的一种提升,关怀型园林景观建设的基本原则是以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开发、打造自然生态景观,使其最大化地发挥生态功能。因此,在植物造景中,通过合理配置乔、灌、草、花等当地乡土植物和引种驯化成功的各类植被,创造适宜的小气候环境和植物群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4.3以人为本,突出园林景观细节中的人文关怀在园林景观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以人为本的功能,最大程度地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尤其是要为提供方便。另外,要避免为了突出景观的艺术性和所谓的“大景观”而复制或照搬一些异地景观建设。如在道路设计施工中,老人与儿童的活动区域不宜选用大理石路面;年轻人居多的环境则需相对独立、半隐蔽的空间等。同样是廊亭堂榭,有老人和儿童需要的开放式活动区,有年轻人喜欢的有特点和个性的独立空间,更有特殊人群需要的畅通无阻的特殊区域。按照人们的生活习惯,从心理和行为活动的需要出发,让不同人群感受到舒适性。只有这样的园林景观才是被公众认可的景观环境,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关怀型园林。
随着我国城市朝着服务功能的优化、生活品质的提高、城市的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等方向的发展,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也将从追求外在景观形象转向更加注重城市生态功能提升,保护自然生物和资源,改善人居环境、解决民生问题,提升地区、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关怀型园林遵循以人为本和自然法则的理念,运用科学手法,根据不同的区域、不同城市的人文历史、不同的地形条件和自然植物,建设出符合生态良性循环和景观优质的城市园林,这不仅是园林建设的根本需要,更是未来城市园林景观建设的必然趋势。
在古代,由于思想的影响,园林的建造始终有着“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园林建造的过程中,主要是把大自然中的山水,以及人所创作的诗词歌赋、画卷等聚集起来,这样就会显得园林景观非常的有内涵。我国的古典园林大体上可以分为皇室、文人、寺院以及邑等四个主要类型。在中国古代北方,园林的类型大多数属于皇室园林。皇室园林的特点就是气势宏伟,占地面积广。而在南方,园林大部分是私人的园林,其特点是占地面积小,但是内部的装饰十分考究。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域园林的特点也不尽相同,有的园林注重历史底蕴,有的则注重风格上的华丽。这些古典园林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对今后我国园林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由于19世纪西方列强的入侵,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使带着工业气息的西方园林融入到中国的园林体系中。在民国时期建立的公园可以大概体现这个时期园林的主要特征,同时一些皇家园林也向普通群众开放,一些富人效仿西方样式去建造园林,但是鲜有成功者,由于西方思想的进入,推动了我国景观园林的发展。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园林学逐步涉及到许多领域,各大高校也纷纷创办了园林专业,传统园林以学科的形式在高校开设,逐步形成了以后的综合园林学科。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在大力发展工业的同时,难免会有环境保护上的疏忽,由于中国园林不像西方国家那样有着深厚的工业文明底蕴,这就造成了现在景观园林设计的缺陷,一些地区景观园林建设的过程中,对西方园林模式进行生搬硬套,完全忽略了我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新中国成立以来,根据不同时期的特点,又可以将园林景观的发展细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从1949年到1976年间。在这个时间段内,新中国刚刚成立,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对外开放的园林大多数是一些私人宅院或者是皇家园林,国家对园林的也较少。第二个阶段是从1977年到1989年,这时的中国上下百废待兴,园林事业也更是如此,国家对园林景观建设更加重视,对园林景观也加大了力度,许多新式的园林涌现,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园林景观稂莠不齐,这对于今后我国园林的发展无疑是一个深刻的教训,也为现代化的园林指明了方向。第三个阶段是从1990年至今,在这20多年间,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城镇化的步伐也不断加快。但是在许多园林景观建造的过程中,忽略了园林与地方人文特色的结合,导致城市特征十分单一。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我国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及可持续发展的大前提下,我国园林景观正逐步向生态化迈进。
在公元前3000多年前,地中海东部沿岸古埃及产生世界上最早的规则式园林;在公元前500年,古希腊的雅典城邦及罗马别墅园建园;公元14世纪,园林鼎盛,同时期也出现了印度莫卧儿园林;公元15世纪后期,欧洲意大利半岛的理水方式和园林小品产生;到了公元17世纪,法国出现了中轴线对称规整的园林布局;公元18世纪初期,英国的风景式园林的盛行;到了公元19世纪中叶,植物研究成为专门的学科,大量花卉开始在景观中运用。公元19世纪后期,大工业的发展,郊野地区开始兴建别墅园林,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现代流派的迭兴产生了现代园林。
随着自然生态系统的严重退化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西方社会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发生了根本变化,以前想要改造、控制甚至征服自然,现在现代园林设计所追求的是减少甚至是没有人类参与而由自然形成的真正的自然场所。国外园林的发展逐渐走向自然、走向生态,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自然资源不断地开发利用,这终究会使其趋近匮乏,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使西方社会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发生了根本变化。从20世纪60-70年代开始,经济发展和城市繁荣带来了急剧增加的污染,严重的石油危机把人们从工业时代的富足梦想中唤醒,人们开始思考环境危机的根源,认识到一味摄取自然资源来扩大生产的资本主义运作方式会造成资源的枯竭,因此园林的发展更加注重生态化。
园林景观是沟通人与自然的有效手段,中国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其园林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以前,时代的不同,对园林功能及外观的要求也就不同。因此在园林建设的过程中,要吸收先进理念,与时俱进。
[1]李威红.浅谈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J].甘肃科技,2013(02).
居住区的主体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相关项目工程施工方在进行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前,应尊重和了解小区内居民的基本需求情况,在此基础上对整个居民小区进行整体规划,制定出园林景观设计的具体实施方案。在设计、施工管理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和强调“以人为本”的指导理念,切实照顾到小区内绝大多数居民的基本要求,以及部分居民的特殊要求。
园林景观不仅是居民区内的一种观赏景观,更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园林景观也会因为居民区的规模以及建筑等相关设施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但是,其设计的主要内容还是保持整体的美感,尽量做到园林景观与居民区之间相互协调、互相衬托。
要保证园林景观设计和施工与小区内居民建筑主要出口协调统一,使地下停车库的采光井以及车辆的出入口满足园林景观整体美观要求,还应注意到存在严重噪音污染的区域内设计是否合理,生活垃圾的设置点也要科学合理。
花园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一定要和市政道路工程协调统一。在园林景观道路的设置上,不仅要考虑到其美观效果,还要综合考虑到道路的使用功能,以及工程道路的标高是否符合居民区的环境,其基础的绿化设施设置是否合理,要保证后期的管理工作没有设计上的障碍。
在设计和施工管理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到一些基础设施的处理工作,像独立开闭所、燃气调压站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安装位置是否合理;同时,综合管线的走向、标高和居民区园林景观是否存在矛盾等;园林景区内的各种工程管道尽量避开道路、出入口等。另外特别提到的一点是,在小区内幼儿园或者儿童游戏场所内,必须禁止使用带刺、带尖、有毒性的植物,因为儿童的免疫力比较差,皮肤也容易受到不良刺激因素的影响,引起过敏乃至中毒的现象。
居民区园林景观设计最根本的原则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所以,居民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也要重点突出人本思想的基本功能。花园居民小区应该设置功能分区,其功能区可包括居民公共区、配套公建专属景观区、私家花园区等各方面。其中最主要的功能还要满足居民区景观绿化的作用,尽可能满足小区内植树植被绿化覆土率的要求。同时,在对园林景观整体进行规划设计时,可以着重从视觉环境、嗅觉环境、人文环境等多个方面来分析各个功能分区的具体要求。园林景观工程中的居民户外活动广场,在布置户外活动场地时,施工负责单位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应综合分析和考虑其整体方向布局,尽量使其朝向位置减少或者避免眩光带来的危险。
设计时应树立管理和养护服务的指导思想,设计的具体内容要符合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突出水景的天然生态气氛,切勿过分表现出园林工程项目的人工成分。
生活小区中的景观设计主要包含居民建筑、园林景观等。假山、假石是园林景观文化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假山、假石的设计方面,应注重和坚持与人文艺术相融合,从而达到提升居民小区整体人文气息的目标。
在园林景观建筑设计方面,首要目标是满足小区内居民的使用功能,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园林景观建筑的美观程度,以及与居民区相互融合的协调程度。最大化地实现实用性与观赏性的统一。
生活小区的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工程项目,也是属于城市园林绿化的一种,像景观中的花草树木都需要水资源,所以设计时应使用先进的灌溉技术,并加强管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综上所述,园林景观设计就是改善人们居住环境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园林景观也是一个小区、一个城市绿化系统中的组成部分,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具有极为关键的作用。以上总结出居住区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原则、设计要求、设计内容,重点指出在现代化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时应该注意的具体事项,以供参考。
1王冠,彭全秀.浅谈园林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J].科技视界,2013(17)
解放思想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对我们虞山风景区的广大干部职工来说,无异于一场思想上、观念上、精神上的自我革命。所谓革命,就必然要触及每个人灵魂和思想的深处,但这场革命的目的,却在于找到隐藏在思想深处的障碍因素,坚决破除头脑中一切与科学发展观不相符合的观念,落实在工作思路和方法上,真正做到敢字当头、敢走新路,从习惯于过去那些经验办法的定式中,转变到继续改革创新的思维上来。
毋庸讳言,成就的包袱一旦背上,就很难放得下来。位于常熟城区北门口虞山山麓,始建于1931年, 占地10公顷的虞山国家森林公园和亮山工程建成开放至今,因背依虞山、园中又遍植中外四季名贵花卉和古建筑而得名,是我市大型的以各种观赏花木造景为主的古建园林式公园。公园内建有新颖雅致、各具特色的景点10多处,有动物园、亮山广场、读书台、言子墓、辛峰亭、兴福、三峰、石洞、宝岩、维摩、剑门等等,园背倚跨山古城垣,依山傍水,万木葱茏,廊榭亭台,诗情画意,风光绝胜,向为历史游览名区 。
2004年起,常熟市各方合力,对虞山实施生态修复,部署对北门大街沿山区域实施“虞山国家森林公园南扩――亮山工程”,规划面积12.5万平方米,其中绿地10.8万平方米,地面景观建筑构筑1200平方米,开挖建造面积13000多平方米的映山湖。建成后与原有公园融为一体,重现古已闻名的“十里青山半入城”的独特风韵。但是我们须知,虞山风景区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经济社会发展要上新的台阶,需要以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标准审视自己。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这些年来我们的发展成绩固然较好,但之所以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一方面是时展阶段性特征的反映,另一方面正是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还不够深入,推动科学发展的新思路新措施还不多的反映。而不触动思想深处,就不可能进行制度创新。换言之,只有从思想深处挖掘问题,才能把解放思想落到实处。开展思想大解放,不是要表态度,也不是要泛泛空谈,而是要拿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虞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大发展。绿化工作是公园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虞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形象工程。因此,如何提高公园内的绿化管理水平成为解放思想,促进虞山国家森林公园发展的重中之重。
明确现阶段符合虞山国家森林公园发展的绿化管理方向。自2006年虞山国家森林公园开放至今,已有多年。在这期间公园内的绿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还利用现有景点多次举办主题花卉、盆景展览等等,但虞山国家森林公园始终是一个已经确立了主题的公园,这就增加了绿化管理求新求异突破创新的难度。
1.1首先,虞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绿化管理要与游客的观赏品位建立一致性,游客的意见代表了整个花园绿化管理发展的大方向。设定正确有效的绿化管养工作目标,有效地保障既定目标的实施。管理人员要尊重不同的想法,分享知识经验和信息,建立良好的工作氛围。如组织全体职工到省外风景区、市内风景区和园林单位参观学习开阔视野,吸取先进的管理经验,提高工作水平。
1.2其次,了解现代园林的存在意义及观赏价值,及早的建立适合虞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绿化管养模式和方法。现代园林是满足人对自然环境需求的生态、文化、景观、文化内涵、游览休息的综合要求,是园林设计为人民利益服务的综合体现。开放至今,绿化管理模式相对固定,植物品种相对固定。这样的条件就造成了园内绿化品种的老化现象。因此在日常的管理养护过程中要确保绿地植物的正常供水;减少绿地植物病虫害的危害,专人负责,定期防治,并及时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和防治效果;对树木,色块、草坪等进行定期修剪及追肥,保持整齐美观或特殊造型的景观效果;及时拔除绿化带内的杂草,使其恢复原有的面貌;及时处理植物倒伏,补植,更新等情况,保持花园的最佳状态。
1.3.1分析原因主要为:(1)灌木种植年份较多,生长势减弱,抗性降低;(2)经多年修剪养护,导致绿篱出现“老化”现象。
1.3.2为有效促进绿篱生长,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1)在春季生长旺期来临前对其进行一次全面的重剪,降低灌木整体高度,从而促进侧枝增粗及改善内部透光性;(2)积极做好灌木地表面枯叶层清理和早春施肥工作。
1.4最后,崇尚游客导向、旅游市场导向等多种导向共同作用。如根据近年来的旅游发展最新动态,成功在虞山国家森林公园举办了主题花卉、盆景展览。不但吸引了众多游客,而且提升虞山国家森林公园的良好形象。
园林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既要满足人们生理健康的需要,又要适应人们日益提高的精神生活的高层次追求。
2.1首先,配合虞山国家森林公园现有主要景点,合理配置植物,并且从专业的角度,考虑植物配置情况符合公园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如为增添花园的景观色相,在公园种植刺桐。其花色鲜红,花形如辣椒,花序硕长,远远望去,每一只花序就好似一串熟透了的火红的辣椒。在花园内种植一段时间后发现刺桐易生病虫害,不但增加了管养难度且影响公园的整体景观效果。经过考察研究,在植树节期间逐步移植刺桐种植澳洲火焰木,提高了园内的观赏效果。
2.2其次,公园内有专业的,经验丰富的,并且具有创新能力的管理层对公园内的绿化进行管理。有专业严谨全面的绿化养护管理的流程和制度,并且其执行有利于推动公园良性发展,具有控制性和实际操作性兼备的特点。如公园内推行的绿化量化考核制度,将绿化工作细化、量化。形成了“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有跟踪”的管理模式,使各项绿化工作及时有效按要求完成。突出了生态化、自然化、特色化,形成虞山国家森林公园特色。
(1)加大绿化建设力度,提升虞山国家森林公园品位,提高公园的整体观赏效果及环境,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是关键。针对公园内管理人员的结构特点,要加大对现有管理工作人员的不定期培训,灌输最新最快最适合公园绿化管理的知识,及时更新管理理念;同时,要充分发挥老职工的技术特长,让有丰富经验的管理人员进行现场指导,深入开展“传、帮、带”工作方式,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不断总结适合公园发展的各项管理方法。
美国佛罗里达州(Florida State)位于美国东部的南端,位于24°27′N ~ 31°N,80°02′W ~87°38′W,是一个三面临海的半岛,东临大西洋,西拥墨西哥湾,北部的狭长地带向西伸延伸,连接美国大陆。受墨西哥湾暖流及海洋性季风影响,佛罗里达州冬季温暖,夏季漫长,具有亚热带气候特征,光照充足,有阳光之州(Sunshine State)之称。海岸线多公里,海滩众多。由于半岛形成于缓缓伸向大西洋的大陆架和冲积沙土,地势平坦,平均海拨不到35 m。河流纵横,多达17116条;湖泊星罗棋布,大小有3万多个。中北部主要是由东向西延绵的丘陵和高地,南部则有全美最大的沼泽地Everglade。虽然该州纬度不低,但由于受到墨西哥湾暖流、南来的海洋性季风及充足光照的影响,佛罗里达北部具有亚热带气候特点,而南部则有热带气候特点,平均年均气温为20℃-25℃,平均年降雨量可达1 300 mm,整州总体为亚热带湿润气候。在西班牙语中Florida意为“开满鲜花的地方”,即意味著佛罗里达四季花开。整州植被丰富,植被类型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树为主,森林覆盖率达67%,很好地保持了森林自然状态,湿地和红树林保持良好,大部分地区的草坪可保持终年常绿。州树是扇叶棕Sabal Palmetto Palm。农业是该州支撑产业之一,特别是柑桔生产量,已达到了全美的60%-70%,于是桔花便也成了州花。佛罗里达州也是美国最重要的热带观赏植物生产地,热带园林苗木和盆栽植物占全美热带植物的70%以上,包括棕榈树、木兰科植物、榕树等园林苗木以及白掌、广东万年青、常春藤观叶植物和红掌、凤梨、姜花等热带花卉。
佛罗里达有着独特的风景景观,是美国重要的风景旅游区。特别是最近十几年来,佛罗里达在园林和景观建设中注重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状态的保护,在生态友好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佛罗里达友好型景观的建设理念,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追求景观之美,形成独特的热带与亚热带风景景观和园林建设特色。本文总结了佛罗里达风景景观和建设的特色、理念和方法,以期从中得到对我国特别是华南地区园林与景观建设有益的一些启示。
凡是到过佛罗里达的人都会见到到其绮丽的风景,阳光明媚,碧水蓝天,沙滩绵延,草坪如绿毯布满整个半岛,绿树成荫,四季花开,清澈的河流纵横交错,大大小小的湖泊如一颗颗蓝色的宝石,撒落在大地,五彩的建筑若隐若现地点缀于绿色的画卷之中(图1)。佛罗里达州大地景观基本上由海岸景观、公园景观(包括林地景观)、滨水景观、道路风景、城区园林和居民园林构成。
三面临海的佛罗里达,东面为大西洋,西边是墨西哥湾,海岸景观是佛罗里达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阳光、沙滩是佛罗里达的景观特色和宣传名片之一。东西两岸的海岸景观有较大的差异,各有特色,有多个沙滩入选美国最美的沙滩。海岸景观包括保护性海岸生态景观和旅游观光海滩景观二类。海岸生态保护区位于大多数自然海岸或观光性海滩内侧,多为海岸湿地和红树林,受法律保护,极少遭到人为干扰与破坏,以较好地保护自然海岸景观。旅游观光海滩则人工开发程度较高,以沙滩为景观主体,配合园林建筑,增加了较多的人工硬体景观物(Hardscape),周边建筑较为密集。
该州有10多个国家公园、150多个州属公园和地方公园,这些公园是其自然景观的基本构成和主体。这些公共公园以森林、湿地为主,由联邦政府、州政府或地方政府购买土地进行建设,是各类保护区存在的形式与载体,承载着重要的自然保护功能。如Everglade国家公园是湿地保护区,大柏树国家公园(Big Cypress National Park)则是大柏树保护区。州属林地有100多万英亩,也主要以自然保护性公园形式存在。公园景观面积所占比例大,并以自然景观为主体,辅之以少量的人工园林景观、休闲、娱乐和科普教育设施,这些设施构成了佛罗里达绿色植物景观的骨架。
作为旅游大州,佛罗里达也有众多大型的主题公园,以奥兰多区的 Disney World (迪斯尼世界)和 Universal studio(环球影视)公园等为代表。这些主题公园通常面积较大,且由多个公园群组团形成。与公共公园不同的是,主题公园中的人工园林景观和建筑较多,园林建筑依据公园主题被打造成为景观主体,设计各式花坛、花境、造型、景观建筑组合、喷泉及雕塑等,并配合光电、色彩、时空的变化,丰富景观内容。主题公园是展现园林景观设计和建设的主要场所。
佛罗里达地势平坦,湖泊多,水系发达,并在河道入海口形成大面积的湿地,于是,湿地、滨水景观便成为佛罗里达特色景观之一。在佛罗里达南部河流入口处形成的大沼泽地是美国最大的湿地保护区,也是佛罗里达重要的特色景观。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和水资源,并需要对滨水区一定区域内的自然植被及原生态系统进行保护,因此,湿地、滨水景观大多保持了较好的自然景观状态(图2)。
佛罗里达有着发达的公路网络,因而道路景观也成为了其大地景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在高速路、州主干道路、上下行道中央均建有隔离区,以草地为主,两侧配置大面积草地作为道路缓冲带区和景观带,以草地外侧自然形态保存良好的林地为沿路风景,较少建设人工园景(图3)。仅在商业区、居民区区域建有少量人工园林景观,而且以植物配置的绿篱、花坛、园林小品为主。在佛罗里达,沿路建筑物并不高大,对道路旁植物景观的破坏性较小,因而道路与植物和谐并存,成为整个景观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
这里所说的城区主要是指建筑较为集中的downtown和大学校园区、商务集中区和旅游区等区域。在佛罗里达,建筑物较高较密集的downtown所占面积并不大,而且建筑间留有较大的绿地和绿化空间,给人的主要景观印象是建筑稍多的林区。城区园林景观建设主要是街道绿化和城区公园。在有一定面积的开放区则会建设小型的街心花园、开放式小型公园等,主要通过配置园林建筑、雕塑、喷泉及花坛而形成。城区公园以供人们休闲娱乐为主,景观风格受当地主要民俗文化影响较大。
居民区园林是佛罗里达风景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图4),占所建园林景观面积比例较大。在多数居民区,建筑物所占面积不大,自然环境状态破坏不严重或建设后恢复较好,将家居融入于自然风景之中。每一居民区基本上都建设成景观花园,这是佛罗里达大地园林最为重要的特点之一,此外,不少小区的名称还会以某某Garden命名。小区主要规划有公共水体、草坪,园路和少量园林小品。在小区公共园林景观中,大多数采用了草坪、大树和水体的基本模式,对自然状态下的这些景观因素加以改造和修饰便形成园林景观。而在各个小区中,每一个家庭可在房前屋后自建家庭式园林,大小、繁简不一,体现各自的种族信仰、文化背景和个人爱好。各具特色和情调的家庭式园林形成了多样化的微园林景观。
总体上佛罗里达的景观以自然风景为主调,人工建筑和简约的园林景观被和谐地整合在其中。在其海岸园林景观中,“海水+沙滩+棕榈树”是主要的构成模式。在非海岸的园林景观中,基本模式为“森林+草坪+水体”(图5),自然森林景观、草坪和天然或人工湖是园林景观的基本要素。此外,佛罗里达在风景和园林景观建设中还有不少特色和特点。
佛罗里达的景观设计理念是:尽可能在不破坏自然的前提下进行人工设计与建设,以增加景观审美和艺术性,即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追求景观之美。这主要体现在建设中尽可能地保护和利用原有自然的景观,并将人工景观有机融入自然景观,因而古老树木和历史建筑均得到了较好的保存和保护,甚至野生动物的生存、生活也被纳入到景观设计与评价的内容,成为景观的有机组成部分。
景观主要通过配置植物进行造景,尽可能减少硬体园林建筑。特别是在居民区和家庭园林。168体育 168体育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