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造林,也要遵守规律,讲求科学。尽量多用本土树种,慎重选用易引起人体过敏树种。大河报·豫视频记者从河南省林业局了解到,《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科学绿化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已经印发,城镇绿化及居民区周边,避免选用法桐、杨树等易致人体过敏的树种草种。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养一方树。大河报·豫视频记者了解到,千百年来,在中原大地上生长过的树木不计其数。古树是自然的“活化石”,也是国土绿化的重要参考。国槐、皂荚、柏树、银杏等树种,在现存老树中占了很大比例。
适宜本地环境的乡土树种,应该重点考虑。《意见》提出,加大优良乡土树种草种采种生产、种苗繁育基地建设力度,引导以需定产、订单育苗、就近育苗,多培育实生苗、容器苗。在国土绿化时应该适地适树选种优良乡土树种草种,审慎使用外来树种草种。
豫北太行山区宜选用耐干旱、耐瘠薄的侧柏、黄连木、栓皮栎等,豫西伏牛山区宜选用楸树、刺槐、油松等,豫南桐柏山、大别山区宜选用杉木、马褂木、油茶等,豫东、豫北平原农区宜选用榆树、泡桐、楸树、椿树、无絮杨等防护功能强、碳汇量大的高大乔木。
生态廊道提倡使用高大乡土乔木树种,合理搭配常绿、落叶、彩叶和花灌树种。乡村绿化要乔灌花草藤结合,推动果树进村。
尤其需要关注的是,针对城市中的法桐、杨树带来的毛絮烦恼,《意见》提出,以后城镇绿化及居民区周边,避免选用法桐、杨树等易致人体过敏的树种草种。
根据《意见》,坚持保护优先,系统治理。人工修复与自然恢复相结合,遵循生态系统内在规律开展林草植被建设,科学设置各类自然保护地,统筹推进大河大山大平原系统治理。
围绕重大国家战略和科学绿化试点示范省建设目标任务,谋划实施黄河中下游生态保护修复、南水北调水源地石漠化治理、南水北调中线干渠生态廊道完善提升、农田防护林体系、山区困难地造林、“双碳”林业标杆工程等科学绿化示范工程项目。经批准的规划不得随意变更,不得擅自改变绿化用地面积、性质和用途。
按照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确定的地类和国土空间规划明确的土地用途,充分利用“六块地”(山区困难地、石漠化土地、沙化土地、农村“四旁”隙地、废弃场矿、严格管控类土地)开展绿化。结合城市有机更新,采取拆违建绿、推行屋顶(立体、垂直)绿化、建设小微(口袋)公园等方式,增加城市绿地。鼓励郑州市通过建设用地腾挪、农用地转用等方式加大留白增绿力度,留足绿化空间。
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统筹推进森林乡村、森林特色小镇建设,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落实农田林网林带规划用地,合理配置树种,因地制宜建设农田防护林体系。依法依规开展铁路、公路、河渠两侧和湖库周边等绿化建设。
科学绿化,河南早有行动。2021年6月28日,河南省林业局召开科学绿化试点示范省建设动员会,在全省林业系统安排部署了科学绿化试点示范省建设工作,先期启动此项工作。
为推动科学绿化试点示范省建设,河南启动实施科学绿化试点示范资金项目,切实拿出“真金白银”,河南省级财政已落实2022年项目专项资金5000万元。
项目建设围绕国土绿化重点难点领域,设置了豫西伏牛山困难地造林、太行山石质山区困难地造林、平原防护林体系综合治理、乡村绿化美化、退化林修复、森林抚育经营等六大类。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从河南省林业局了解到,项目坚持科学绿化原则,注重营造混交林,加大乡土树种、珍贵树种应用比例,强调使用实生苗、容器苗、全冠苗造林,全面优化树种林种结构,着力提升森林生态系统质量和碳汇能力,示范带动全省科学绿化工作。
目前已经完成了项目前期申报、立项评审等工作,待河南省林业局局长办公会研究确定项目单位后,加快科学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实施。(记者 刘瑞朝 文 白周峰 摄影)168体育 168体育官网